众力资讯网

向中国捐赠日军侵华相册的法国小伙马库斯11月12日发视频向社会寻求帮助! 视频

向中国捐赠日军侵华相册的法国小伙马库斯11月12日发视频向社会寻求帮助! 视频里他站在狼藉的小屋前,手机镜头微微晃动,中文发音带着明显的法语口音,却字字颤抖:“我们四次被砸了……只想把历史给大家看,为什么要这样?” 这段不足两分钟的视频发出后,成都的冬夜突然被无数屏幕点亮——本地网友自发带着胶带、打印机涌向祥和里小区,有人蹲在地上粘补裂开的灯箱,有人举着手机照明,现打被撕毁的照片重新贴上墙面。 彼时的“和平小屋”,临街的玻璃宣传板布满蛛网般的划痕,实木台阶缺了一角露出斑驳木茬,被踩烂的照片碎片混着泥土散落在门口,那盏印着“铭记历史”的灯箱歪斜地悬着,电线被扯断了半截。 这一切始于10月25日,当马库斯和中国伙伴士杰、钟灏松刚把最后一张照片挂上墙时,自称“小区自律委员会”的杨某带着几个人找上门,指着门口两张桌子索要每月800元“占地费”——这个所谓的“委员会”,不过是业主微信群里临时凑的小团体,既无工商登记,更没有执法权。 更让人心惊的是小区业主贾女士的四次“行动”:第一次驾车调头时故意碾过台阶,第二次用钥匙在玻璃宣传板上划出狰狞划痕,第三次深夜用拖把砸烂灯箱,第四次竟直接撕下墙上的照片,在脚下狠狠踩踏。 马库斯他们四次拨打110,警察来了四次,调解记录写了厚厚一叠,贾女士却始终昂着头,既不道歉,更不愿赔偿。 很少有人知道,小屋里这些黑白影像背后,藏着一个被尘封85年的故事。 马库斯的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1930年代在上海法租界的种植园当管事,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他用相机记录下日军坦克碾过街面、尸骸相叠、逃难百姓哭嚎震天的场景,622张照片背面,钢笔字标注着精确到分钟的时间和地点。 这些照片被老人锁进铁皮箱,藏匿于法国乡间老宅车库的积尘深处,一辈子未曾示人,连家人都不知情。2021年外祖父去世后,马库斯收拾老房子时才偶然发现这个秘密。 “中国人看了评论区全是‘谢谢你’‘这些照片该回家了’。”他在小红书和抖音发了几张照片后,被这样的留言打动,下定决心将所有原件无偿捐给中国,自己只留高精度复印件。 2024年底,他先在欧洲办了几场展览;2025年2月15日,带着622张原件飞抵北京,最终618张永久入藏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剩下几张因技术原因留作备用。馆方出具接收证明时,这个法国小伙当场红了眼眶:“这些照片在中国才算真正回家了,我只是个邮差。” 捐完照片,马库斯和中国朋友士杰、钟灏松决定在成都安个家,租下祥和里社区紫薇名居小区临街底商,取名“和平小屋”。 墙上挂满照片复印件,玻璃柜里陈列着网友寄来的抗战老物件,从11月1日挂牌那天起,这里就成了免费开放的历史课堂。 谁也没想到,课堂刚开了24天,就有人容不下这些“不轻松”的记忆。 马库斯从泰国展览赶回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被撕碎的照片、破碎的灯箱、划痕累累的玻璃,还有满地狼藉中,那张写着“铭记历史”的木牌被踩断了腿。 11月13日清晨,当排队参观的人群堵满小区门口,网络上的愤怒声浪也惊动了官方。 成华区湾街道迅速通报:“自律委员会”实为业主自管小组,无权收费,已责令整改;社区书记李某某酒后带贾女士“协商”属履职不当,停职检查;贾女士承认四次破坏行为,当场赔偿全部损失,写下道歉信,90度鞠躬致歉。 马库斯握着那封道歉信,看着贾女士泛红的眼眶,轻声说:“过去就过去了。” 他放弃了追究赔偿,只要求“别再让历史蒙尘”。 14日中午,“和平小屋”重新开门,修好的灯箱亮起来,新换的玻璃柜擦得锃亮,墙上的照片补得整整齐齐,门口多了块中法文木牌:“这些照片曾被尘封85年,现在它们回家了,谢谢你们让灯一直亮着。”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那些泛黄的照片上,也照在马库斯带着倦意却温暖的笑脸上。 这个把外祖父的遗产、自己的积蓄都投入进来的法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为守护一段不属于他的民族记忆,却在最需要理解的地方,先收获了伤害,最终等到了公道与温暖。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它会被尘封,会被误解,却永远不会被遗忘,因为总有人愿意为它点亮一盏灯,让真相在时光里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