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总有人吹印度制造怎么怎么牛,要取代我们。 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就懂了。 印度一家工

总有人吹印度制造怎么怎么牛,要取代我们。 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就懂了。 印度一家工厂,40%的成本,你猜是花在哪了? 是电费。 是开空调交的电费。 富士康当年过去建厂,老板也是精打细算的人,心想能省则省,没装中央空调。 结果第一天开工,中午40多度,人跟机器一块儿“中暑”,十几个工人直接热脱水送医院,生产线上的机器也开始犯浑,良品率直线往下掉。 最后咋办?硬着头皮装空调呗。 账单一来,老板傻眼了。空调一开,利润直接砍掉快一半。而且这玩意儿还不能关,你晚上关了,第二天早上进来就是个蒸笼,等车间凉下来,半天又过去了。 这事儿邪门在哪? 你以为花钱吹空调就完了?不。 电还时不时给你停了。 一天停个三五回,那都是家常便饭。 停电了,流水线就得停,设备就得重启,订单交付就得延期。 咋办?买柴油发电机啊。 这下好了,用发电机的电,成本直接翻三倍。你算算,电费里头有一半,是直接喂给了油桶。 所以印度工厂里,往往都有个特别神奇的岗位——电工师傅啥也不干,一天到晚就守着电闸。 为啥? 因为得盯着电网,灯一闪,立马就要冲过去把柴油机给发动起来。 这一套折腾下来,又是买柴油,又是设备保养,又是养着个电工师傅,利润薄得跟纸一样。 他们制造业利润率8%,我们是12%,这4个点的差距,就是这么一毛一分,被高温和不靠谱的电网给“蒸发”掉的。 所以啊,别总盯着那些宏大的叙事。 真正的差距,有时候就是一个稳稳当当的插座,和一股一年365天都不会断的、安安心心的电流。 这才是工业的底气,也是我们真正牛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