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泰国国王这次访华可谓收获颇丰双方会谈一结束,国外媒体就传出消息,中国一口气采购了

泰国国王这次访华可谓收获颇丰双方会谈一结束,国外媒体就传出消息,中国一口气采购了50万吨泰国大米,这个数字大约占到中国大米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看似不算惊人,但足以在市场掀起波澜,尽管国内稻谷储备充足,进口泰国大米根本不是因为缺粮,背后其实另有考量。 中泰卖大米这事儿,得从2012年说起,那时候泰国前总理英拉来中国,说要用每年100万吨大米订单,换中国的高铁技术,虽然后来因为泰国政局变化,这事儿搁浅了,但中国一直没断了从泰国买大米。   2019年泰国大米出口量暴跌25%,中国没趁机压价,反而继续买,帮泰国稳住了市场,泰国心里明白,中国这朋友靠谱!所以到了2025年,全球需求都不咋地,泰国还是愿意把6%的出口份额留给中国。   中国为啥要买泰国大米?可不是因为国内缺粮!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有6.9亿吨,稻谷自己种的够吃95%以上,但极端天气、国际冲突这些事儿,就像藏在暗处的“黑手”,随时可能搅乱粮食供应链。   就像2022年,印度突然限制大米出口,亚洲米价一下子涨了15%,中国因为平时进口渠道多,才没被影响,所以这次买泰国大米,就像给仓库加层保险,心里更踏实。   泰国大米为啥能在中国进口清单上“常驻”?说白了,就三个原因:   1. 价格便宜:2025年11月,泰国破碎率5%的大米,一吨才卖335美元,是18年来最低价,比印度蒸谷米还便宜9美元,中国买的时候,还用了现汇结算、信用证这些方式,不怕后期涨价,这买卖划算! 2.品质好:泰国茉莉香米,那叫一个香甜细腻,在中国高端市场特别受欢迎,2019年销售额就15亿,还每年涨20%,现在好多中产家庭都认这个牌子。 3.物流方便:广西钦州港、防城港这些地方,接卸大米的设备特别先进,再加上中老铁路,泰国大米能分批次、分港口、分时段运到中国,不会一下子全到,堆在港口没人要。   中国粮食战略的聪明劲儿越来越明显:咱们不靠老天爷赏饭吃,也不指望别人施舍,而是“自己种够+国外补点”,双重保障。   50万吨泰国大米看着是小买卖,其实是咱们对“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实在理解,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过,而是和泰国、越南、缅甸这些国家当朋友,一起赚钱,一起扛风险。   更暖心的是,中国做生意讲究个“实在”,泰国货币升值,大米涨价了,咱们没趁机压价,还是按长期合作来;日本想买泰国大米,泰国还是先给中国。   这种“以诚待人”的做生意方式,比价格还管用,毕竟在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上,信任才是最值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