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9年中共九大上,毛主席突然提到了这样一个人——王近山。在得知王近山现在在河

1969年中共九大上,毛主席突然提到了这样一个人——王近山。在得知王近山现在在河南后,毛主席立马下令,将王近山派回中央。王近山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毛主席会在中共大会上特意提出要将他调回中央呢?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地方穷山恶水,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帮人放牛,15岁就投身红军,当了战士和通讯员。1931年升班长、排长,还入了党。刚上战场,他就因为打仗不要命得了“王疯子”的名号,在一次近身斗中和敌人滚下山崖,头破血流还爬起来接着干。从那起,他的升迁速度快得惊人,1933年当营长、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长征时穿越草地,队伍吃野菜扛过去,他升副师长,1936年当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王近山调到八路军129师,指挥七亘村伏击战。日军辎重队经过时,他带部队埋伏路边,击溃敌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1937年冬天,他左臂中弹,手术没麻药,他忍着疼下棋分散注意力,坚持三个小时没吭声。1943年韩略村战斗,他指挥部队阻击日军观战团,消灭多名军官,缴获军刀等物品。整个抗日时期,他打了不少硬仗,像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都留下他的身影。1945年爷台山反击战,他阻击国民党部队,保卫陕甘宁边区。 解放战争中,王近山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定陶战役夜袭敌阵,歼灭国民党部队。1948年襄樊战役,他绕山攻城,拿下琵琶山,直捣西门,全歼两万多守军。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参加渡江和西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重庆驻军时和妻子妹妹韩秀荣发生关系,导致家庭矛盾。妻子韩岫岩报告组织,他提出离婚。1964年中央处分他,撤职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到河南周口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在农场,他干农活,巡视果园,修枝浇水,尽管腿有残疾也没停下。 抗美援朝时期,王近山当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指挥第五次战役,部队推进中他调整部署。1952年上甘岭战役,他下令十二军和十五军增援,守住阵地43天,顶住敌军进攻。1953年回国,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后到北京军区同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1960年调公安部副部长。他的军事生涯从红军到抗美援朝,指挥过上党、邯郸、进军大别山、淮海等战役,在劣势中多次取胜,积累了丰富经验。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讨论国际形势,需要加强军事准备。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建议启用有实战经验的干部,点名王近山。毛主席问王近山现在在哪,有人答在河南农场。毛主席说他是老红军,战场功劳大,不能闲置,问身体情况。许世友说身体好,农场干活积极。毛主席同意,指示办理手续。会场安静后,毛主席问哪个军区要他,许世友说南京军区要。毛主席点头,当场决定调回。整个过程几分钟结束,大家鼓掌,议论他的旧战绩。 毛主席调回王近山的决定,源于他的军事才能。从红军时代起,他历经反围剿、抗日、解放战争,指挥上党、淮海战役,在兵力少时赢仗。当时国际环境复杂,美苏争霸,边境摩擦,中国需备战,像王近山这样老将能派用场。许世友和他是老战友,早年一起执行任务。许世友收到王近山的检讨信,转给毛主席,并求情。毛主席看过信,知道他改正错误,就给了机会。这体现了对老干部的重视和国防考虑。 1968年,王近山写检讨信,通过肖永银递给许世友,许世友转上去。九大上,许世友抓住机会提他,毛主席同意。调回显示组织对有功老将的关照,军界需要他的经验。国际形势那时确实紧,需要实战型干部。王近山的事提醒大家,错误能改,组织给路。这过程有朋友帮忙,领导重视,最终重用。 1969年7月,王近山接到通知,去南京军区报到。他坐硬座火车从郑州来,带妻儿、旧皮箱和鸡,妻子提粮袋。下车后,尤太忠、肖永银接站,握手问为什么不买卧铺。他说行李少,不累,谢谢大家。许世友在中陵摆宴接风,问住房简陋,就说自家房子给他住。王近山当副参谋长,管作战战备。他改了急性子,执行命令严。一次勘察青龙山,车坏了,他步行跟上,尽管腿瘸气喘,也记数据,不让别人替。1973年许世友调广州,两人握手道别。 1974年,王近山查出胃癌,住院治病。他忍痛工作,到吐血才去医院。许世友派秘书马寿生看他,带问候。王近山说理解工作忙。1975年邓小平知道他困难,回北京后批恢复行政六级待遇,每月300元。邓小平与他有旧交,解放战争时王近山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受邓小平领导。邓小平指示办好后事,悼词亲自批阅。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病逝,63岁。南京军区提议追加职务,邓小平同意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追悼会,认他一生功劳。从17岁投革命,参加多项斗争,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大。他的经历跨越多个时期,红军长征、抗日伏击、解放战役、抗美援朝指挥,都体现他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