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年,贾诩得到消息,荀彧自尽,贾诩脸色大变,赶忙让儿子关闭家门,并说:“从此,你爹我病了,什么都做不了。”儿子大为不解,贾诩却道:“傻孩子,你看看司马懿,他都病了多少年了?” 贾诩说这句话时,司马懿还在府中“卧病”,多年不上朝,却从未真正被曹操遗忘。贾诩坐在书案前,看着封得严严实实的院门,心里明白,从今日起,他必须彻底消失在权力的风口上。 为了让儿子彻底醒悟,贾诩说出了司马懿这个名字。那人称病多年,却从未得罪谁,也未被卷入朝中纷争,反而保住了家族。他一直以谨慎著称,这种谨慎在贾诩眼里,是护命的方式。 几日前谣言在许都悄悄传开,说曹操赐给荀彧一个空食盒。没人敢议论真相,可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荀彧是曹操麾下第一谋臣,地位卓绝,若连他都不得善终,那些依附曹操多年的人,再无任何安全感。 贾诩这辈子打过无数仗,也算经历过各方势力的兴衰,可他没想到会有一天,荀彧这种深受尊敬的老臣也会被逼到绝路。荀彧行事清正,对曹操言无不尽。这样的气节,成了他无法退让的理由。 铜雀台宴会那次。贾诩记得荀彧在席间与曹操谈论政务,语气坦荡,对一些问题不愿让步。曹操当时没有表示不满,但贾诩注意到他举杯时的停顿,以及对席间其他人的沉默。 贾诩站在官场多年,非常清楚荀彧想守的那条线,而曹操也清楚。两人心里的那条线在不断拉扯,终于在建安十七年断开了。 贾诩回忆到这里,才真正理解空食盒背后的深意。他想的是如何让自己不被卷进去。他知道曹操记仇的程度,也知道权力的趋势不可阻挡。跟曹操走了这么多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一句话——该退的时候必须退得彻底。于是他做出决定:装病。 接下来的日子,贾诩真的把自己锁在府中。访客来,他拒不见。朝廷有急事派人来请,他只让仆人回一句“病情沉重”。不管传言多复杂,他从未踏出府门。 一年后,曹操称魏王。朝中诸臣争相上疏,却没有人再提到贾诩的名字。司马懿依旧“病着”,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贾诩此后再未卷入重大争端。等到曹操病重,他才重新露面,为将来的魏国提出几条稳定建议。他那时候已经老得很厉害,说话也力不从心,可朝中无人对他起疑——因为他曾经“病了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