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当然知道他的用意,“猪”跟“朱”同音,真说出来岂不是找死?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回答,让自己逃过一劫! 朱元璋出身寒微,对富豪巨贾始终心存忌惮,而沈万三的财富传说早已传遍天下。据说他有个聚宝盆,能点石成金;说他资助过张士诚,与朝廷素有旧怨;更有人说他的财富抵得上半个国库。 此刻,皇帝的问题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猪”与皇帝姓氏“朱”同音,若直呼“猪蹄”,便是大不敬之罪;若刻意回避,又显心虚,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 这也让沈万三想起去年被抄家的苏州富商,想起上月被流放的湖广盐商,更想起朱元璋这些年来对江南豪强的雷霆手段。这位出身周庄的商人自幼在商海沉浮,见过元末乱世的刀光剑影,也经历过商场上的明枪暗箭,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接近死亡。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在生意场上化解危机的时刻,那时他总能凭着机敏化险为夷,但这次赌上的却是全家性命。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他看见朱元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是皇帝不耐烦时的习惯动作;他听见身旁大臣压抑的呼吸声;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地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就在这时,一个绝妙的答案突然闪现。 只见沈万三缓缓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回道:“启禀皇上,此乃‘万三蹄’。”话音落下,朱元璋当即大笑起来,连说三个“好”字,宴席上的紧张气氛也瞬间消散了。 这个回答确实很妙。首先避开“猪”字免除大不敬之罪,其次以自己名字命名,既显得幽默自谦,又暗示这只是沈家的私菜,与皇家威严无关。 更绝的是,“万三蹄”这个名称暗含奉献之意,仿佛这道菜是特意为皇帝准备的贡品。朱元璋素来喜欢臣子表现出忠诚与谦卑,这个回答正好合乎他的心意。 原来,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富人可以说既依赖又警惕:一方面他需要商人稳定经济,另一方面又忌惮其势力膨胀。沈万三们代表的是江南经济势力,而朱元璋代表的则是北方军事政权,这场宴席上的较量,实则是两种力量的对峙。皇帝借“猪蹄”发难,既是在试探商人的忠诚,也是在彰显皇权的绝对威严。 尽管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传说,因为据史料记载,沈万三主要活动于元朝末年,在明朝建立前就已去世。真正遭到打压的是他的后代,沈家因卷入蓝玉案等政治风波而逐渐衰落。 但这个故事的流传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它反映了民间对朱元璋苛待商人的集体记忆,也体现了百姓对智慧化解强权的美好想象。 至今在江南一带,“万三蹄”仍是宴席上的名菜。当地人讲述这道菜的由来时,经常说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宫廷故事。尽管历史学家一再澄清,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某个危急时刻,确实有个聪明的商人用机智保全了性命。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传说满足了我们最朴素的愿望: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智慧终能为自己寻得一线生机。 信息来源: 海峡导报2024-10-24——朱元璋想杀沈万三,于是指着猪蹄子问他:“这是何物?”沈万三妙回3字,捡回条命 文│一阳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