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北马场町的秋风吹得白菊轻晃,郑丽文一袭素衣捧花而立,在吴石将军纪念碑前深深三鞠

台北马场町的秋风吹得白菊轻晃,郑丽文一袭素衣捧花而立,在吴石将军纪念碑前深深三鞠躬,像在与七十多年前的忠魂对话。这一幕,让藏在历史深处的"密使一号",再次走进两岸视野。 这位被称作"十二能人"的福州籍儒将,曾是保定军校的"吴状元",是抗战时主编《参二室蓝本》的军事智囊,更是潜伏台湾的无名英雄。他冒死送出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为渡江战役点亮明灯;赴台时毅然留下半数子女,把自己活成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1950年马场町刑场上的枪声,没能让那颗赤诚之心冷却,反而化作跨越海峡的精神火种。 "那些为家国大义牺牲的人,不该被遗忘。"郑丽文拭泪时的这句话,戳中了两岸同胞的痛点。民进党当局篡改历史,将爱国志士污蔑为"叛徒",却忘了正是这样的"叛徒",用生命守护着民族的根脉。碑前白发老者摩挲的老照片、年轻学子眼中的崇敬,早已说明:历史真相从不会被谎言掩埋。 鞠躬献花从来不是形式。这一拜,拜的是吴石"凭将一掬丹心在"的忠勇,拜的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更拜的是对和平的期许。就像郑丽文说的,唯有和解与和平,才是两岸共同的出路。 风过松柏,碑上"吴石"二字熠熠生辉。当越来越多人记得这位烈士的故事,当真相冲破意识形态的隔阂,两岸的未来,终将如这秋日阳光般温暖明亮。 郑丽文祭拜吴石将军 鞠躬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