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学生减负一直落实不太理想,根源在这里! 王文湛资深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他是怎么看待学生减负的! 王教授就目前减负问题讲了几点根源,他说,要想做到 真正给学生减负要先找到根源。 1、教材问题 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不算太难。在国际上排在第五位,但是目前增加了道法课。 又增加了人工智能课程,只有加法没有减法。 难度增加了,高中增加微积分,初中增加三角函数,小学增加了代数。 教材不难,老师教得难了,都在拔高要求。 王教授说的确实是这样, 本来教材教的是做白米饭,可是考试的时候却考的是做糯米团! 老师只好带着学生刷题库,有的题目都难除了天际!每天刷不要的题,没完没了! 2、学习时间长 我们的学生假期短,我们寒暑假两个半月,国外四个半月。 如果 说假期短也就算了,可是孩子们在假期里根本没有闲着,假期里补课,更是累, 语文数学英语哪科都要补!孩子们根本没有假期! 3、作业太多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有的是超出书本的,有的重复有的,还有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 水池子用注水管注水,问几小时注满,放水管几小时放完,同时一个管子注水一个管子放水,几小时注满?现实中哪有这样的事啊! 工程队做一项工程,甲做几天可以做完,乙做多少天可以做完,然后问甲做了几天后交给乙,乙做了几天后又交给丙,问丙多少天做完?哪有这样搞工程的,这工程质量谁来保证? 王教授说得没错,但是有些题目虽然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但是也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还是有情可原! 对于考试题应该严格把关,出题原则:无场景不出题,无价值不入题,杜绝不要为了考试而编造出来的题! 还有鸡兔同笼问题,没看到现实中鸡和兔一同养在一个笼子里! 这样的类型题很传统的,是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模型应用,虽然现实很少有,但是 出于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也是可以的, 但是像有些其他的稀奇古怪的题目,确实让学生一头雾水! 像有些地区,小学生四年级考卷难到天花板,各地方出题特别奇葩,学的不考,考的不学,美其名曰,活学活用,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没错,但是不能太过稀奇古怪! 出一些偏题怪题,考丢了学生信心,考没了学生理想,只会考出学生焦虑的心理! 找到了,减负落实难的真正根源,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减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