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天地会逃至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土比日本还大,至今说汉语。朝时社会上反清复明的

天地会逃至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土比日本还大,至今说汉语。朝时社会上反清复明的组织此起彼伏,清末期有“太平天国”,而穿梭在整个清代有一个最有名的组织,就是“天地会”。就是电视剧里也常出现的这个“天地会”。 咱先说说天地会是咋来的。乾隆二十六年,福建漳州有个叫万提喜的和尚,也就是洪二和尚,实在看不下去底层人被清朝欺负得没活路,就拉着人成立了天地会。 一开始不是喊着 “反清复明” 那么宏大,就是想让老百姓抱团自保。可清朝越管越严,税赋重得喘不过气,天地会就真的扛起了反抗的旗子,可惜几次起义都被镇压了。 清廷追得紧,东南沿海的天地会成员实在没法活,就跟着当时 “下南洋” 的大潮,逃到了东南亚。 乾隆三十七年,广东梅县的罗芳伯就是其中一个,他带着百十个亲戚朋友,在海上漂了四十多天,才到了婆罗洲,也就是现在的加里曼丹岛。 罗芳伯这人可不一般,读书识字,还练得一身好武艺,本来想考科举当官,可清朝官场黑暗,南方学子根本没出路,他才心灰意冷加入了天地会。 刚到婆罗洲时,他靠教书混口饭吃,后来被同乡吴元盛拉进了聚盛公司。这吴元盛也是天地会的,早几年逃过来办了贸易公司。罗芳伯脑子活、会办事,没多久就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声望比吴元盛还高,最后大家都服他,他就自己创办了兰芳公司。 那时候的婆罗洲乱得很,土匪横行,海盗还老来抢,当地的苏丹国王根本管不住。罗芳伯看着华人同胞居无定所、被人欺负,心里难受极了。 他站出来说要护着大家,很快就拉起一支队伍,一边联合苏丹政府,一边带着华人跟土匪海盗拼命。 他自己亲自上阵指挥,打了好几场硬仗,把那些恶人全平定了。这下不光华人服他,连土著居民都敬他三分,队伍一下子壮大到几十万人。苏丹国王见状,干脆主动让位,说愿意归顺他。 1777 年,罗芳伯在东万律,也就是现在印尼坤甸省,正式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这可是海外华人建的第一个共和国! 鼎盛的时候,这国家西起坤甸,东至三发,南达马辰,面积比两个日本还大 —— 日本国土才 37 万多平方公里,兰芳当时的疆域足足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罗芳伯当了 “大唐总长”,没学那些国王搞世袭,而是让大家推举有本事的人接班,这在当时多新鲜啊! 他治理国家更是把咱中国的法子都用上了,以客家话当官方语言,建了好多儒学学堂,逼着孩子们学汉语、读经书。 还开发金矿,搞集市贸易,让华人跟土著一起挣钱过日子,大家都能吃饱穿暖。梁启超先生后来写《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特意把罗芳伯写进去,说他是 “昆甸国王”,这事儿在史书里都有记载,假不了。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盯上了这块肥肉。罗芳伯知道自己打不过洋枪洋炮,就赶紧派使者回清朝,求乾隆皇帝认兰芳当藩属国,给个庇护。可乾隆皇帝眼皮子太浅,压根瞧不上这个海外的小政权,还说那地方是海盗窝,直接拒绝了。 你说气人不?好在清朝同意跟兰芳做生意,罗芳伯就借着这层关系,对外说自己是大清的藩属国,这才吓住了荷兰人 —— 那时候康乾盛世的名头还在,洋人多少有点怕。 罗芳伯临死前还惦记着这事,叮嘱后人一定要接着找清朝归顺。可后来清朝越来越弱,1884 年中法战争一败,荷兰人知道清朝没力气管南洋了,就举兵打过来。 兰芳人拿着土枪土炮拼命抵抗,可终究敌不过洋人的坚船利炮,坚持了近 110 年的共和国还是没了。直到 1912 年清朝灭亡,荷兰才敢公开说吞并了兰芳。 虽说国家没了,但咱中国人的根留住了。现在你去婆罗洲西部,也就是印尼的加里曼丹岛,还有数万华人说着客家话,跟咱老家的腔调差不多。 春节的时候,鞭炮一响,家家户户贴春联;中秋赏月吃月饼,跟咱国内一模一样。孔庙、宗祠都保存得好好的,白发老人带着孙辈在孔庙前鞠躬,用客家话讲罗芳伯当年杀土匪、建国家的故事,那乡音一听就亲切。 你想想,一群被朝廷追杀的逃难者,在异国他乡硬生生建起比日本还大的国家,把汉语和咱的规矩传了几百年,这得多不容易!这就是咱中国人的骨气,不管到哪儿,都能扎下根、活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