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血栓不是突然来的?医生提醒:睡觉若出现这几种迹象,尽快就医 凌晨三点,52岁的老

血栓不是突然来的?医生提醒:睡觉若出现这几种迹象,尽快就医 凌晨三点,52岁的老张被一阵剧痛惊醒,右腿像被灌了铅似的又沉又胀,皮肤发紫发凉。送到医院一查,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差点要了命。像老张这样的案例,血管外科病房里每周都能遇到三五个。医生们常说,血栓不是“突然”来的,它就像埋在血管里的定时炸弹,睡觉时出现的某些异常,往往是身体发出的最后警报。 睡觉时腿肿得像馒头,别当小事 血栓最容易盯上下肢静脉,尤其是小腿。临床统计显示,约70%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会出现单侧肢体肿胀,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更明显。这是因为平躺时血液回流变慢,血栓堵塞血管后,血液淤积在腿部,导致皮肤紧绷发亮,用手按压会留下凹陷。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曾跟踪过200例下肢血栓患者,发现其中63%的人在发病前1周内出现过夜间腿肿,但超过半数人误以为是“白天走路太多”或“睡觉姿势不对”,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半夜抽筋疼醒,可能不是缺钙 很多人觉得腿抽筋是缺钙,但血管外科医生更警惕血栓。当血栓堵塞血管时,肌肉会因为缺血缺氧而痉挛,这种疼痛和普通抽筋不同——它往往集中在小腿后侧,疼痛剧烈且持续,甚至能疼出冷汗。上海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确诊的下肢血栓患者中,有41%的人曾将夜间腿痛误认为是缺钙,自行补钙后症状反而加重。医生提醒,如果补钙后腿痛没缓解,尤其是单侧腿痛,一定要查血管超声。 睡觉时胸闷气短,别只怪心脏 血栓最凶险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当血栓从下肢脱落,顺着血流堵住肺动脉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像被石头压住胸口,严重时甚至会晕厥。这种症状在夜间更危险,因为平躺时血栓更容易脱落。广州中山一院曾统计过500例肺栓塞患者,发现其中38%的人首次发病是在睡眠中或刚起床时。医生特别提醒,如果睡觉时突然被憋醒,坐起来后症状缓解,或伴有咳嗽、咳血,一定要立刻就医——这可能是肺栓塞的“求救信号”。 预防血栓,从“动起来”开始 血栓的形成和“静”密切相关。久坐、久卧、长期卧床的人,血液流速变慢,更容易形成血栓。医生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哪怕是原地踮脚、甩腿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觉时可以把脚垫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多喝水(每天1500-2000毫升),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术后患者、肿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或华法林,但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老张出院后,每天早晚都会在小区里快走半小时,还把家里的沙发换成了硬板凳,就为了提醒自己“别久坐”。他常说:“以前觉得血栓是老年病,现在才知道,它离年轻人也不远。”血管就像城市的下水道,只有保持通畅,生命才能“川流不息”。睡觉时的那些“小毛病”,可能是身体在敲警钟——别让忽视,成了最后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