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最近有点慌,只剩巴黎和洛杉矶接盘,会员们一边喊“开放办赛”一边感叹“没人报名”,于是话题又拐到中国:你们基建行不行组织顶不顶,可那股“求救”味儿透过话筒都能闻到。 问题是中国人对这套流程太熟,北京2008年总投入三千亿,鸟巢水立方成地标,但账算下来,门票广告是小头,转播权近一半被奥委会拿走,剩下的巨额维护费像定期付款,谁愿意再刷一次副本。 更闹心的是双标,筹备时被质疑“民工待遇”“蓝天指数”,开幕式一亮相又集体“真香”,比赛里裁判分数左右横跳,闭幕式刚散场,栏目里立马把体育和政治捆绑,回忆那段对喷现场,网友只剩一句“累了”。 旁人教训也摆眼前,雅典收尾留下七十亿美元窟窿,里约奥运村泳池长绿藻,场馆夜里成野猫乐园,这些负债写在当地政府报表里,却没妨碍国际奥委会账面现金继续飘红。 按最新办赛合同,主办国负责场馆安保交通,还得让位奥委会指定赞助商,换来“品牌曝光”四个字,中国如今一年公共卫生投入破两万亿,这笔钱砸到基层比刷存在感更踏实。 现在的画风是奥委会急找人接棒,中国网友刷屏一句“先把分成谈明白”,舆论并非排斥体育,而是看透那套高成本低回报的商业模型,也认清双标话术带来的情绪折旧。 接下来更关键的问题是奥委会愿不愿意松绑分钱规则收紧评判尺度,如果还守着旧剧本,那就别怪更多城市摆烂观望,全球经济这本账终究不会永远有人替你埋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