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7年,解放军久攻不下狮脑山,一到夜里,山上还传来小孩哭声,侦察兵冒险摸上山

1947年,解放军久攻不下狮脑山,一到夜里,山上还传来小孩哭声,侦察兵冒险摸上山,一看全傻眼了 —— 守山的竟然是日本兵!杨成武司令得知后直纳闷:日本投降都两年了,咋还有日军赖在山西? 1947年4月,解放军在山西阳泉对上了硬茬,一座叫狮脑山的山头,怎么攻都攻不下来,指挥战斗的杨成武司令员纳闷了,对面的火力又猛又准,战术刁钻,完全不像他熟悉的阎锡山部队。 更邪门的是,一到晚上,山上就隐隐约约传来婴儿的哭声,在寂静的山谷里回荡,听得战士们心里直发毛。 部队里流言四起,有的说是战死的冤魂,有的说这是国民党军在搞心理战,连续强攻几天,“猛虎营”都啃不动这块硬骨头,伤亡还不小。 杨成武觉得事情不对劲,下令暂停进攻,派侦察兵摸上去看个究竟,侦察兵李德福借着夜色爬到山顶,刚靠近一个废弃的碉堡,就被里面的景象惊呆了。 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正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来回踱步,嘴里哼着日本小调。 更让他震惊的是,旁边几个同样穿着和服的女人,手里竟然端着步枪,警惕地守在射击孔旁。 守山的竟然是日本人,而且还有女人和孩子!李德福把这个离奇的情报带了回去,整个指挥部都炸开了锅,日本都投降两年了,怎么还有成建制的日军盘踞在山西的深山里? 很快,通过审问抓到的俘虏,这个谜团被彻底解开,原来,这是“山西王”阎锡山耍的阴招,抗战胜利后,他为了扩充实力对抗解放军,并没有遣返所有投降的日军。 相反,他以高薪为诱饵,秘密收编了数千名日军残部,给他们安了个“保安大队”的番号,实际上就是一支日本雇佣军。 狮脑山上的这三百多人,正是原日军的一个大队,由一个叫藤田信雄的少佐指挥,那些女人和孩子,则是他们的家属。 这些日本人利用当年自己修建的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山上的婴儿哭声,就是这些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孩子发出的。 既然搞清了底细,那就好办了,聂荣臻司令员果断下令,停止强攻,改为围困,解放军迅速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和电力,然后架起大喇叭,用日语展开政治攻势,承诺只要放下武器,就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打在了日军的七寸上,本来就军心不稳的日军,在断水断粮的绝境下,听着山下“缴枪不杀”的喊话,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孩子,饥渴难耐,哭声撕心裂肺,仅仅围了三天,日军指挥官藤田信雄就顶不住了,他举着白旗,带着手下三百多名残兵败将和五十多名妇孺,走下山投降。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解放军战士都愣住了:这些曾经凶悍的侵略者,如今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那些孩子更是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 我军炊事班立刻熬好了热腾腾的小米粥。一个日本女人接过粥碗,激动得跪在地上,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泪流满面。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日本人,既是可恨的侵略者,也是被军国主义和军阀利用的可怜虫。 最终,藤田信雄交出了他那把刻着“武运长久”的军刀,这把沾满鲜血的凶器,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 狮脑山一战,不仅拔掉了我军前进道路上的一颗钉子,更揭露了阎锡山勾结日寇的丑恶嘴脸,向世界展示了解放军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段夹杂着婴儿啼哭和小米粥香味的奇特战史,也成为了那段复杂历史中一个令人唏嘘的注脚。 信源:新民晚报2015-07-24——狮脑山血战六昼夜 正太路破袭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