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映照情绪的镜子
中医经典《素问·举痛论》中提到:“百病生于气也。”这句话精准点出了人体气机失调与疾病的紧密关联,而脾胃正是维持人体气机正常升降运转的核心枢纽。
生活中,当我们遭遇剧烈的情绪波动,比如突然的愤怒、过度的焦虑或长久的悲伤时,最先受到影响的往往是心、肝、脾这三个脏腑。这些负面情绪会打乱脏腑间原本协调的气机运行,让升降失衡。
而这种失衡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集中在胃肠功能上——可能是毫无征兆的胃痛、胃胀,也可能是突然发作的呕吐、腹泻,还可能出现吞咽不畅、频繁嗳气等不适。正因如此,人们常说胃肠就像一面镜子,能清晰照出我们情绪的起伏变化。
就像《灵枢·举痛论》中描述的那样:“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愤怒会让气机向上逆乱,严重时不仅会引发呕吐,甚至可能导致便血、腹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也提到:“若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则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
当五脏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而出现紊乱,气机就会在胃部郁结,与气血相互作用,最终引发疼痛;
《医学正传·胃脘痛》同样指出:“胃脘当心而痛……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
心窝下方的胃脘疼痛,大多是体内受到七情或九气(怒、喜、悲、恐、寒、热、惊、思、劳)等内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
这些论述,都印证了情绪与胃肠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