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公元418年,北伐第一功臣王镇恶,连同他七个兄弟,被“自己人”沈田子乱刀砍死,一

公元418年,北伐第一功臣王镇恶,连同他七个兄弟,被“自己人”沈田子乱刀砍死,一顿庆功宴,成了断头饭。 长安宫苑内的庆功宴酒气未散,血腥味已悄然弥漫。 东晋北伐第一功臣王镇恶,连同七个兄弟,被同僚沈田子率人乱刀砍死。 这本是一场庆宴席,却沦为了他的断头饭。 这位曾率部攻克洛阳、收复长安,为刘裕打下半壁江山的名将,至死都未能明白,自己究竟为何会死于 “自己人” 之手? 王镇恶生于公元 373 年五月初五。 当时民间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出生更是不吉,家人本想将他过继给远房宗亲。 但祖父前秦名相王猛却不以为然,断言此子非凡,日后必能振兴家族,还为他取名 “镇恶”。 成年后的王镇恶,凭借出众的才能,在409 年得到刘裕赏识。 当时刘裕讨伐南燕,有人举荐王镇恶,彼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刘裕与他交谈后,对他赞赏有加,认定他是将门之后、难得奇才,当即任命他为行参中军太尉军事。 此后,王镇恶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412 年,刘裕讨伐反叛的刘毅,王镇恶担任前锋,率领百艘轻船火速进军,火烧刘毅战舟,即便身中五箭,手中长矛被射断,仍奋勇作战,最终助刘裕平定江陵。 后来司马休之起兵对抗刘裕,王镇恶再次作为先锋,在江陵一战中大获全胜,彻底击溃敌军。 真正让王镇恶名震天下的,是416 年的北伐之战。 当时后秦皇帝姚兴驾崩,刘裕抓住时机,兵分四路讨伐后秦。 王镇恶与檀道济率领第一路军,进军许昌、洛阳。 二人皆是兵法高手,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降,洛阳刺史姚光更是不战自降,东晋故都成功光复。 随后,王镇恶又率军绕过渭水直取长安,他亲自驾船冲上岸边,激励士兵。 不少人的家都在江南,此处距家万里,唯有死战获胜才能建功立业,否则只能客死他乡。 在他的鼓舞下,晋军士气大振,以一当十,最终杀进长安皇宫平朔门,活捉后秦皇帝姚泓。 北伐大胜后,刘裕对王镇恶赞不绝口,称他 “成吾霸业者,唯卿尔”。 王镇恶虽表面谦逊推辞,将功劳归于刘裕与诸将,但他的赫赫战功,已让他的威望隐隐超过主帅刘裕,“功高震主” 的隐患就此埋下。 刘裕虽表面对他加官进爵,封他为征虏将军、冯翊太守,内心却早已心生忌惮。 不久后,刘裕急于返回江南篡夺东晋皇位,便留下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辅佐之人包括王镇恶与沈田子等。 沈田子本是刘裕亲信,一直嫉妒王镇恶的战功,如今见刘裕对王镇恶态度微妙,便动了歪心思。 更让他有机可乘的是,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而前秦正是被东晋所灭。 沈田子利用这一出身把柄,在军中散布谣言,称“王镇恶心怀异志,企图效仿祖父在关中割据称王。” 年幼的刘义真毫无主见,对沈田子的话深信不疑。 公元 418 年,沈田子谎称有要事商议,将王镇恶骗至自己的军营。 当王镇恶带着七个兄弟赶到时,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 王镇恶虽勇猛善战,却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且是突然袭击,最终与七个兄弟一同遇害。 随后,沈田子向刘义真谎报王镇恶谋反,已被就地正法,不明真相的刘义真反而对沈田子加以嘉奖。 然而,这场自相残杀并未就此结束。 王镇恶的部下为给主帅报仇,起兵攻打沈田子,关中瞬间陷入混乱。 远在江南的刘裕得知消息后,虽对王镇恶的死感到惋惜,但为了稳定局势,起初并未追究沈田子的责任。 可他没料到,关中的内乱给了北方的赫连勃勃可乘之机。 赫连勃勃率领夏军趁机南下,而经历内斗的东晋军队元气大伤,根本无力抵抗,最终长安再次失守。 刘义真狼狈逃回江南,刘裕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 不久后,刘裕为平息众怒,也为了掩盖自己用人不当的过失,以 “擅杀大将、导致关中失守” 为由,将沈田子处死。 这对昔日的同僚,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王镇恶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东晋门阀政治的缩影。 功臣往往因功高震主、遭人嫉妒而不得善终。 而沈田子为了个人私欲挑起内斗,最终也自食恶果,印证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 的道理。 千年后,人们提及此事,仍为这位北伐功臣的冤死扼腕叹息。 如果一个国家若不能赏罚分明、团结一心,再辉煌的战绩,终究也会化为泡影。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此人北伐收复长安,本可一统天下,却因属下内乱,功亏一篑、王镇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