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你的“智慧”? 据凤凰卫视网报道,伊朗高官近日表示,由于

士气沉沉 2025-10-06 20:50:52

伊朗: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你的“智慧”? 据凤凰卫视网报道,伊朗高官近日表示,由于今年以色列空袭伊朗期间及其后的时间里,频繁出现伊朗境内GPS信号被干扰的情况,伊朗将考虑尽快更换导航系统--与中国协商引入中国“北斗”系统。 恕我孤陋寡闻,才知道原来伊朗在被以色列空袭之前,整个国家仍然一直笃信和依赖着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却拒用本要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伙伴国系统……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魔幻。一个常年把“打倒美帝国主义”挂在嘴边的国家,一个在中东地区以强硬和精于算计著称的玩家,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发现自己家里的“指南针”居然是死对头美国造的。 据传,前段时间以色列的战机过来“串门”时,伊朗全国上空的GPS信号就跟被掐了脖子一样,时断时续,让防空系统和不少关键设备都找不着北。 直到这时,德黑兰才仿佛一拍大腿,想起来隔壁还有个叫北斗的好邻居,准备坐下来好好聊聊引进的事儿。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听到这消息第一反应是愣住了。伊朗不是早就和中国签了那个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吗?那份协议被外界解读得神乎其神,说是要构建一个突破西方封锁的战略同盟。 按理说,导航系统这种关乎国家命脉的“国之重器”,早就该被提上日程,甚至应该作为合作的优先项目。可现实呢?伊朗似乎一直心安理得地用着美国GPS,就像住在一个随时可能被房东断水断电的房子里,却从不考虑自己挖口井。 这操作,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战略考量。难道是觉得,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乖”,美国就不会在关键时刻动GPS这个开关? 更有意思的是,GPS干扰这玩意儿,根本算不上什么高科技的秘密武器。这些年,从东欧到中东,GPS信号被干扰的新闻屡见不鲜。 伊朗自己也不是没玩过这套,在霍尔木兹海峡那种敏感地带,时不时就会传出伊朗干扰过往船只GPS信号的消息,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区域控制力。 一个深知“GPS可以被关掉”这一道理的国家,却把自己的国防和民生完全捆绑在这个系统上,这就像一个魔术师,明明知道戏法的诀窍,结果自己上台表演时,却被同一个最简单的戏法给耍了。这种“灯下黑”的程度,已经不是疏忽能解释的了。 当然,更换一个国家级的导航系统,远不像我们手机换个APP那么简单。这背后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无数终端设备的兼容改造,是整个国家运行体系的一次深度重构。 这其中牵扯到的成本、技术和时间,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或许,正是这种巨大的惯性,让伊朗迟迟下不了决心。 毕竟,GPS是现成的、免费的、全球覆盖的,用起来太“舒服”了。而引入北斗,则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投入巨大的资源去适配和磨合。 这种躺在“舒适区”里不愿挪窝的心态,或许才是伊朗“智慧”背后最真实的写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真格。 如今,以色列的空袭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把伊朗从这种“舒适”的幻想中彻底打醒了。德黑兰终于开始认真考虑北斗,这看起来是一个亡羊补牢的明智之举。 但这个“明智”是被逼出来的,而不是主动规划出来的。这让人不禁好奇,如果这次空袭没有发生,伊朗是不是还会继续在依赖GPS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个25年合作协议里的战略远见,难道就只停留在纸面上,等着危机来临时才被匆匆翻起? 换个角度看,拥抱北斗也并非一劳永逸的终极解决方案。北斗系统背后是中国,这意味着伊朗在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后,是否会转向另一种形式的依赖? 一个国家真正的独立自主,究竟是在于选择A还是选择B,还是在于拥有不依赖任何A或B的底气?这个问题,恐怕比单纯换个导航系统要复杂得多。 伊朗的这次“智慧”觉醒,究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转向,还是仅仅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这其中的得失与权衡,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不过,这整件事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缘政治课,至于你怎么看,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