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一点之前,旅行团游客的心态一直很愉快。新疆最北部神秘秀丽的喀纳斯湖足以让忧郁的人眉头舒展,让人肺部清新。
按事先约定,旅行社的中巴车将于一点离去。归程漫长,路途险峻,不得不早点儿发车。大多数游客恋恋不舍地告别美景,按时上了车,只有三个人迟迟不归。 到一点半,那三人仍不知去向。
大家不耐车内的燥热,纷纷躲到树荫下抱怨,历数三个家伙的种种不是:从第一天上车就看他们不顺眼,没有一回准时的,耽误大家的时间就是图财害命。 到两点,人还没回来。大家开始担忧,频频向远处张望。在这支临时拼凑的松散团队中,众人与三位失踪者毫无瓜葛,但同情心还是有的。
到两点半,失踪者总算出现了。他们每人骑一匹马,由哈萨克族小孩儿牵着,优哉游哉,毫发无损。原来他们的迟归,只是为了贪玩。大家松了口气,纷纷回到车上,准备出发。不料那三人下了马,并不上车,和导游打个招呼,就旁若无人地钻进路边的一个小饭馆。
人们震惊、愤怒:这么晚回来,还好意思吃饭?素质太差。这不是欺负人吗?拿我们当什么了?谁去说一说,快开车吧,太晚了不安全,尽是盘山道,车翻了大家一起玩儿完,谁也跑不了。
愤怒了半天,只有一个来自北京的女人独自下车,前往交涉,其他人则留下来继续愤怒。 北京女人进了饭馆,试图阻止那三人点菜,建议他们买点儿干粮带走。未遂。她转而向导游和司机求助,也未遂。
导游、司机看来与饭馆老板很熟,他们伙在一起,劝北京女人不要着急。 煎炒烹炸的油烟中,北京女人咳嗽两下,言辞激烈起来,其关键词有信用、权利、做人、回扣、大家,等等。
迟归者中的一个冷冷反驳道:“大家都没说什么,你一个人就代表人家了?” 北京女人满脸通红,急返中巴搬救兵。谁知大家不肯当救兵,只是在车内嚷嚷一通,算作一种远距离的声讨。北京女人进退失据,在阳光下傻傻地干晒。
到三点钟,迟归者吃完饭回来,车上的人适时转换了话题,谈起奶茶和伽师瓜。中巴启动时,北京女人突然出人意料地提议,由迟归者向大家道歉。 全体游客一愣,当即鸦雀无声。
汽车闷闷行进,远处牧场的羊群默默吃草。有人小声说:“得了,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一些人随声附和:“那是那是。”
北京女人一阵冷笑,车厢瞬间又安静下来,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困惑地看着成人。
中巴改换低挡运行,地势陡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