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没人说印度要超过中国了?看看数据就明白了!1990年,印度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九成;2000年掉到四成;2020年只有四分之一;到2024年,更是只剩18.8%。这几年偶尔还能看到有人翻出这个老话题,但和十年前西方媒体天天炒的“印度超越论”相比,如今几乎听不到了。 当初不少国际机构预测过,印度会凭着年轻人口和便宜劳动力,把中国的增长速度甩在后面,甚至《时代》杂志、《卫报》都在唱这个调,2023年,印度人口的确比中国多了,可经济似乎没跟着起飞,反而差距更大。 差距之所以越来越明显,先得看工业和科技的基本盘,中国在制造业的积累是一步步打出来的,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口,全链条齐备,无论是高铁、港口这些基建,还是智能手机、新能源车这种消费品,中国都有完整生产能力。 而印度的制造业始终没起得来,占GDP的比重常年不到15%,更多依赖服务业,尤其是IT外包,这个模式虽然能赚外汇,但无法大规模解决低技能人口的就业,更难支撑起印度整体硬实力。 科技也是这样,中国在5G、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本土企业能和世界顶尖对话,芯片虽然还有短板,但自给能力在不断提升。 印度则依旧依赖进口,仅芯片这一块,每年从中国进口额都在数十亿美元,基础设施差距也直接限制了发展速度,中国的高速铁路和港口网络已经铺满全国,而印度不少地方的铁路、公路还卡在老旧阶段,这对投资和工业布局的影响非常明显。 军事领域的对比更直接,2023年中国军费预算是2290亿美元,印度是730亿美元,中国空军和海军装备现代化快,全靠自己造。 印度装备来源五花八门,还得依赖进口,维护和兼容都是问题,舰艇、战斗机数量和性能,中国也占据明显优势。 经济这块,90年代初,两国经济体量差不多,中国加快改革,紧盯制造业和出口,成了世界工厂,而印度改革节奏慢,工业化进展不快。 到200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是印度的2.5倍,2020年疫情来了,中国供应链稳住并保持正增长,印度则出现严重下滑,这三十多年,印度人均GDP增长不到5倍,中国增长了二十多倍,差距越拉越大就不奇怪了。 人口红利这个说法看着很美,但前提是基础设施先进、教育水平跟得上、产业能消化掉劳动力,中国在经济起飞前,就普及了教育,把农村劳动力转成产业工人,还提前铺了交通和能源网络。 印度虽然年轻人多,却面临就业不足和技能不匹配,很多人找不到合适工作,人口多如果没有产业托底,不仅赚不到红利,还可能变成压力。 印度要真想能追上中国,有专家测算过,如果印度能连续十年保持9%的增长速度,而中国降到3.5%,差不多才能赶上,但这样的连续高增长,要在基础建设、制造业扩张、行政效率上有大突破,否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