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广州一女子在家休息时,突然听到桌子下有动静,她小心翼翼走过去,竟然发现了“鼠条”!一只大老鼠带着一群小老鼠,在房间里窜来窜去,她没害怕,而是第一时间将这一幕拍下,发网上求解这是什么情况?结果网友却说:看过黑猫警长的人都认识它,这是妈妈带一家娃来帮你除虫了!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看法,很多时候真的就取决于第一眼。尤其是在家里看到不认识的小动物,第一反应基本就决定了它的生死。 最近在广州,一位女士的经历就特别有意思。她在家好好待着,突然桌子底下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这换谁都得心里咯噔一下。 她壮着胆子凑过去一瞧,好家伙,一只灰不溜秋、比拳头还小一点的动物,正领着一长串小崽子行军呢。这队形可太奇特了,后面五六个小的,一个咬着一个的屁股毛,整整齐齐排成一列。 这位女士也是心态好,没吓得跳起来,反而觉得这画面有点萌,戏称它们是“鼠条”。确实,这场景太像一串活的糖葫芦了,特别有喜感。她拍下视频发到网上,想问问大家这是个啥。 网友们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动画片《黑猫警长》里那群排队行进的“老鼠”吗?还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动物界的“保洁阿姨”带着孩子上门来帮你免费除蟑螂了。 玩笑归玩笑,这小家伙的真实身份很快就被揭晓了。它根本不是老鼠,而是鼩鼱(qújīng)。别看长得像,这俩完全不是一回事。 老鼠是啮齿类,门牙又大又突出,专啃粮食家具。而鼩鼱是食虫类,亲缘关系上离老鼠远着呢。它的牙齿尖尖的,上面还有点褐色,是专门对付虫子的利器。 所以,这俩的食谱是反着来的。你家如果有鼩鼱,那恭喜了,它不会动你家一粒米,但会把蟑螂、白蚁当成自助餐。它的饭量大得惊人,一天能吃掉快赶上自己体重一半的虫子。 从行为上看,鼩鼱跟老鼠也完全不同。它胆子特别小,见了人就躲,绝对不会像老鼠那样嚣张地搞破坏。说白了,它就是个长得有点“抱歉”的益兽。 这个物种的生活方式也很有趣。幼崽刚会走路,就养成了这种“串联”行进的习惯,一个跟着一个,绝不掉队。要是遇到危险,母鼩鼱会发出“吱吱”的警报,小家伙们就立刻缩成一团。 在民间,有人管它叫“苏鼠”。关于它的说法也挺矛盾的。一方面,人们知道它能抓虫子,是好东西;但另一方面,又传说它会放出很臭的气味,甚至说它咬人有毒,得小心。 过去,很多人就是因为它长得太像老鼠,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处理掉了。后来大家知识水平高了,才慢慢明白,这是请都请不来的“除虫专家”。 可惜的是,现在这种小动物在城市里越来越难见到了。高楼大厦取代了它们能藏身的草丛和土壤,让它们无处安家。能在家里偶遇这么一队“活体杀虫剂”,也算是一种幸运。 这次广州的“鼠条”事件,就像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它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那些看起来不那么讨喜的“不速之客”,可能恰恰是我们城市生态里沉默的守护者。 下次再遇到这种让你心里发毛的小生物,不妨先别急着动手。多一点点好奇心,少一点点老偏见,或许我们就能和这些被误解的“邻居”更好地相处。毕竟,有一个比杀虫剂还环保高效的小帮手,不是挺好的事儿吗?
“解释不清了!”广州一女子在家休息时,突然听到桌子下有动静,她小心翼翼走过去,竟
绾玉说
2025-10-05 09:27: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