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政治制度,差不多直接拷贝了美国的制度。集中表现在三权分立之上,实行总统制、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四年一次大选、大法官独立。从政治制度上,阿根廷几乎就是一个翻版的美国。 阿根廷这套政体,基本是1853年宪法定的调子,借鉴美国那边的模式。总统是行政老大,直接选出来,任期四年,能连任一次。副总统管参议院,当议长,票数打平就投决定票。国会分参众两院,参院72席,每省3个;众院257席,按人口分。立法从众院起步,参院审核,总统签字生效。他要否决,议会两院三分之二票能推翻。司法独立,最高法院法官总统提名,参院批准,终身制。联邦结构,23省加首都,有自己议会和省长,管地方事。但中央权力比美国强,省 autonomy 弱点。选举每四年一轮,用比例代表制,政党竞争激烈。整体看,阿根廷复制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确保互相制衡,但实际运行中,总统影响力大,容易主导政策。 跟美国比,阿根廷政体框架相似,但历史背景不同。美国独立后,工业基础好,移民政策宽松,快速起飞。阿根廷19世纪末靠出口农产品富起来,人均收入一度超美国。但大地主操控政治,移民难入籍,制度虽民主,执行偏向精英。20世纪初,阿根廷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出口第五,吸引欧洲移民。但从1930年起,政局不稳,军政府上台,经济政策摇摆。庇隆主义兴起,推福利国家,短期拉动消费,但长期债务累积。相比美国稳定增长,阿根廷频繁危机,通胀高企。制度一样,文化和执行差远了。阿根廷95%白人,信天主教,崇尚民主,但社会分化严重,导致政策多变。 米莱上台前,阿根廷经济乱套。20世纪初是发达国家,工厂多,出口旺。但从1930s开始衰落,政变频发,债务堆积。1970s到1980s,增长停滞,收入下降, hyperinflation 闹得人心慌。1990s 固定汇率一时稳住,但2001年崩盘,失业15%。后来左翼政府推福利,短期扶贫,但财政赤字大。2023年通胀140%,贫困四成,经济实际破产。人心思变,选米莱这外来户。他自称无政府资本主义者,挥电锯象征砍支出。米莱背景是经济学家,转媒体人,再入政坛,风格直球,吸引年轻人。 米莱执政后,推激进改革。2024年砍政府部门,合并九个,裁员多。通胀从近300%降到2025年7月的36.6%,预算首次盈余14年。但经济收缩,GDP 2024年跌1.7%,2025年上半年衰退继续。消费降1.1%,失业升,工资买力低。贫困从53%掉到38%,但反弹风险大。2023年底放开租赁市场,房租涨,但供应增。跟IMF谈债,拖着。2025年中期选举在即,米莱党派支持率波动。经济活动减,工厂关张,投资者观望。货币压力大,peso 贬值,储备低。特朗普政府谈援助,20亿刀可能,但共和党内反对声起。 阿根廷衰落根源深。历史上看,独立后继承西班牙殖民制度,土地集中,大庄园主主导。不同于美国平等机会,阿根廷精英垄断,工业化慢。两次世界大战间,出口依赖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庇隆上台,1946年推国有化,工会强,但效率低。军政府时期,镇压异见,债务暴增。民主恢复后,1983年起,总统制下政策多变,左右轮换。米莱右翼转向,砍福利,自由化,但社会成本高。2025年9月,危机再起,市场指数跌30%,bailout 谈判中。相比美国制度稳健,阿根廷虽复制,却缺执行力和共识。
这下轮到美国人尴尬了,让他们也尝一尝,遭到背叛的感觉!美国当地时间29号,有工
【53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