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核动力破冰船?2025年9月20日,江南造船厂切下第一块钢板——全球第一艘3.5万吨核动力破冰科考船,开工了。2028年下水,轴功率60兆瓦,连航母核堆都拿它练手。 中国极地科考船队这些年进步飞快,从最早的雪龙号到现在雪龙2号,已经能独立破冰执行任务。但核动力破冰船一直是短板,以前北极航行得靠租借俄罗斯船,费用高不说,还得看别人心情。2025年9月20日,江南造船厂正式开工全球首艘3.5万吨核动力破冰科考船,这艘船代号雪龙3号,排水量大,轴功率达到60兆瓦,能轻松破碎3米厚冰层。船用钍基熔盐堆技术,这是中科院花十几年搞出来的成果,燃料钍资源丰富,中国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就够用上千年。相比传统铀堆,这种堆安全性高,温度出问题熔盐自动流入安全容器,不会泄漏。轴功率相当于8万马力,续航能力强,一次加燃料能在北极转几年。 雪龙3号不光是科考船,还藏着战略价值。船上装六个现代化实验室,能搞物理生物研究,模块化接口灵活,平时科考,必要时改装成移动平台。俄罗斯领袖级核破冰船就能发射导弹,北约都忌惮,中国这艘吨位比俄罗斯雅库特号大1500吨,双船体设计破冰效率高30%。以前北极90%核破冰船是俄罗斯的,现在中国入局,格局变了。船能帮中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北极石油占全球22%,天然气30%,中国企业能在大陆架干活。经济上,北极航道打通,从欧洲进口东西时间短一半,价格便宜15%。去年天禧轮走北极航道运纸浆,国内纸价降5%。船可载1000多科研人员,数据转成天气预报或电池材料,直接惠民。 钍基熔盐堆技术是中国核能突破点,第四代反应堆,用钍做燃料,储量大,不易扩散。2017年建2MW固态和液态熔盐堆,2025年在甘肃民勤开工10MW示范项目,预计2029年并网。热功率60MWt,小型设计,便于扩展。熔盐堆像自动灭火炉子,安全高,辐射低。徐洪杰团队在武威运行缩比装置,模拟堆芯,泵送熔盐循环。去年10月通过绩效评价,世界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技术还能用在核动力船上,江南厂去年建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就用同款堆。现在雪龙3号尝鲜,验证航母核堆潜力。核工业集团2018年招标公告就透露核破冰船计划,江南厂经验丰富,曾建雪龙2号。 北极航道对中国贸易影响大,以前绕苏伊士运河,从摩尔曼斯克到连云港得花时间多,油钱高。去年1月中远天禧轮跟俄罗斯核破冰船走北极,省9天,油钱少28%。但租船费百万美元,受制人。现在自有核破冰船,船队自主,每年省运输成本够造半艘航母。北极航道货运量2021年3500万吨,国际过境超200万吨,主运能源矿产。西方制裁下,俄罗斯东北航道以能源为主,中国启动中欧北极快航,提升出口竞争力,缩短仓储周期,降低物流成本。蓝庆新教授指出,航道成本波动大,冬季破冰费高,但对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正向影响大。 雪龙3号项目推进中,2025年9月后船体组装,安装核模块。徐洪杰逝世前指导专项,提供咨询,推动集成。2026年推进器装好,实验室设备到位。2027年水密测试,核安全审查。2028年下水试航,进入北极服役。船助力极地战略,资源利用新阶段。中国从雪龙号到雪龙3号,30年走完西方百年路。徐洪杰努力融入,团队见证示范堆建成。他的工作扩展核能应用,直至2025年9月14日逝世,享年70岁。船成为科技象征,打开北极宝库。 中国核动力船发展不止破冰船,江南厂建核动力集装箱船,验证钍堆。核工业集团推动,小型化第三代堆。徐洪杰从上海光源到熔盐堆,始终国家需求导向。团队不畏难,突破关键技术,世界首座熔盐堆缩比仿真。核安全局颁发运行许可证,生态环境部认可。钍堆军用前景好,持续运行下加燃料全球首次。上海成供应链基地,与企业合作。北极航道开通,东南沿海城市优势强,港口经济优化。梁海明指出,资源开发如油气,北极叫第二个中东,未探明储备大。中国深度参与,提升资源进口多元化。
俄罗斯给中国最大的帮助是什么?让西方严重误判中国军工实力,西方一直认为中国是苏式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