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用!俄军开始给俄罗斯各个炼油厂关键设施,全部都安装大型铁丝网! 这事得从乌军的战术转向说起,以前乌军还盯着前线阵地打,现在直接改掏 “钱袋子” 了,专挑俄罗斯的炼油厂下手。这些炼油厂可不只是产油的地方,石油出口占了俄罗斯预算的半壁江山,同时还是前线坦克、装甲车的 “燃料库”。 从 2025 年 8 月开始,短短两个月里,乌军就对 17 家俄炼油厂发动了 27 次袭击,直接干瘫了三分之一的全国产能,伏尔加格勒、基里希这些老牌大厂要么停产要么火光冲天,逼得俄罗斯只能禁止汽油出口,国内油价一年涨了 50%,军用民用都喊缺油,油气收入同比下滑了 20.5%。 而乌军用来打袭击的家伙,成本低得惊人。像 FPV 无人机,一架才几千美元,还有射程 3000 公里的 “火烈鸟” 巡航导弹,造价也就西方同类武器的三分之一,年底前每月能造 200 枚,完全能搞 “饱和打击”。 这时候俄军方才发现,S-300、S-400 根本派不上用场。用几十万美元的导弹去打几千美元的无人机,打十次就亏死了,而且雷达还容易被这些小目标 “绕开”。去年 4 月乌克兰一次放了 107 架无人机夜袭,俄军的 S-400 压根没拦住,莫斯科郊区的炼油厂都被砸起火了。 有人说激光防空炮不是能烧穿无人机吗?可实战里这东西毛病太多。俄军的 “佩列斯韦特” 激光系统体积大不说,还特别挑天气,碰上雾天雨天,激光束散得厉害,根本打不准。 就算天气好,它还得靠电网供电,野外哪有那么多稳定电源,想 24 小时待命根本不现实。高射炮更别提了,对着天上乱飞的小无人机,就像拿机关枪打蚊子,命中率低得可怜,还浪费弹药。 被逼到这份上,俄军终于换了思路,学着前线部队的法子,给炼油厂装起了反无人机铁丝网。这种网看着普通,其实有门道,网格密度刚好能缠住无人机的螺旋桨,就算无人机想俯冲轰炸,一撞上去就会被网兜住,要么偏离航线要么直接坠毁。 而且它不用通电,不用专人盯着操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能杵在那当 “门卫”,维护起来也简单,破了补块网就行,成本连防空导弹的零头都不到。 更关键的是,这招正好戳中了乌军的软肋。以前乌军放几架无人机就能炸成目标,现在得先派自杀式无人机炸网,炸出洞再派后续梯队,等于每攻击一次都得额外消耗无人机,费效比一下就划不来了。 俄军在顿涅茨克前线试过类似的法子,给关键路段架起两公里长的 “网状防护棚”,虽然不能 100% 拦截,但确实让乌军的无人机攻击效率降了一大截。 现在俄军不光装铁丝网,还配了 “土办法预警系统”。就像路边的交通灯,绿色表示安全,黄色是发现无人机,红色就是无人机快到眼前了。 炼油厂的守卫一看灯变颜色,就能提前盯着铁丝网的关键位置,就算有漏网之鱼也能及时补防。这套 “铁丝网 + 预警灯” 的组合,比单纯靠防空导弹防守靠谱多了,毕竟无人机再灵活,也躲不过物理阻隔。 其实俄军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妥协。之前太依赖高科技防空系统,反倒忽略了无人机 “低成本、多数量” 的特点。 现在算明白账了:炼油厂面积大、设施多,靠几台防空导弹根本罩不过来,而铁丝网能把储油罐、精馏塔这些关键部位全围起来,形成无死角防护。 更重要的是,这能稳住国内的能源供应和财政收入。要是炼油厂再被炸下去,前线的燃料跟不上,老百姓加油又贵又难,麻烦可就大了。 这事儿也给各国提了个醒:现代战争里,不是高科技武器就一定好用。面对乌军这种 “平价突袭”,有时候最朴素的物理防御反而最顶用。 俄军从迷信防空导弹到靠铁丝网护厂,看似退了一步,实则是摸准了无人机作战的命门。要是这招能稳住炼油厂的安全,说不定将来前线的弹药库、补给站,都会见着这种不起眼的 “防护网”。毕竟能解决问题的,才是真本事。
乌军一晚上扔了68架无人机,3架砸进阿菲普斯基炼油厂。俄方说“30平米小火”,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