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想给丈夫一个惊喜,回到家后,就看到自己床上睡着另外一个女人,没有大吵大闹,只说了一句话:“把被子还给我。” 你可别以为这是她怂,廖学秋这性子,跟她演的潘金莲半点不一样——骨子里全是川妹子的硬气。1979年那时候,她刚在《潘金莲》剧组熬了六个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吊威亚、练身段,为了演好“挑帘”那一个动作,手指都被门帘的铁钩划得全是小口子。拍戏间隙给丈夫写信,字里行间全是惦记:“家里的煤球够不够?你胃不好,别总吃凉馒头。”可她哪里想到,自己在片场受的苦、心里装的牵挂,换来的是这样一场“惊喜”。 那天她从火车站出来,怀里还揣着给丈夫买的牛皮糖——他最爱吃这个。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脸都没洗就往家跑,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咔嗒”一声开了。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卧室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她放轻脚步走过去,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借着门缝透进来的光,一眼就看到床上蜷缩着的陌生女人,而自己的丈夫,就躺在旁边,睡得正沉。 那一瞬间,廖学秋说后来想起来,脑子是懵的,但手脚却没抖。她没喊,没掀被子,就站在床边,等了大概五分钟——直到那女人翻了个身,露出了不属于她的碎花睡衣领口。这时候丈夫才醒,睁眼看到她,脸“唰”地就白了,慌忙想拉被子挡,廖学秋才开口,声音平得像结了冰的河:“把被子还给我。” 那被子是她结婚时,母亲用了三个月的零碎时间,一针一线绣的牡丹被面,是她的嫁妆里最宝贝的东西。那女人慌得赶紧爬起来,连鞋都没穿就往门外跑,丈夫急得拉住她的胳膊:“学秋,你听我解释,是她主动来的……”话没说完,廖学秋已经转身走到客厅,把行李箱往地上一放,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 她收拾得很慢,叠衣服的手还是稳的,只是把那件丈夫送的的确良衬衫,单独放在了一边——那是去年她生日,他省了两个月的工资买的。收拾完,她拎着箱子要走,丈夫堵在门口哭:“我错了,你别离开我,别人会说闲话的。”廖学秋停下脚步,回头看他,眼神里没恨,只有凉:“别人说闲话,总比我自己堵心强。这日子,我过不了掺沙子的。” 1979年的成都,离婚可不是件小事。单位领导找她谈话,说“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忍忍就过去了”;邻居大妈也劝她“男人嘛,一时糊涂”。可廖学秋半点没松口,她说:“我是演员,演得了戏里的委屈,可过不了戏外的憋屈。”那时候她还带着个三岁的女儿,离婚后就搬到剧组的集体宿舍住,白天拍戏,晚上给女儿织毛衣,累得趴在桌子上就能睡着。 有意思的是,后来拍《潘金莲》里“武大郎捉奸”那场戏,导演让她演潘金莲的慌乱,她却演得异常冷静。导演说“不对,要慌”,她却反问:“导演,一个人的心要是死了,撞见再难堪的事,也慌不起来了,只剩凉。”那场戏最后一条过,监视器后面的人都看愣了——没人知道,她演的不是潘金莲,是自己心里那点碎掉的骄傲。 再后来她红了,拍《在被告后面》《杨贵妃》,成了80年代的“荧屏女神”。有人问她后悔吗?她笑着说:“后悔啥?要是没那回事,我可能还守着那个小家,哪有后来的我。”你看,有些女人就是这样,不跟烂人纠缠,不跟破事较劲,哪怕天塌下来,也先把自己的被子要回来——那不是被子,是自己的体面,是过日子的底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
曼彤说世界
2025-10-01 01:19:5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