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又开始挖墙脚了,撇清朱立伦,郑丽文果断出手,或大势已成 台湾蓝营最近这出“宫斗戏”,比电视剧还精彩。 郝龙斌又出手,挖墙脚、割席、拉团队,动作一波接一波。朱立伦那边,刚把黄复兴党部裁撤,深蓝铁票仓一片摇摆,满意度跌到冰点。 郑丽文则直接亮剑,果断出击,深蓝支持率高得离谱。三方博弈,台面下的权力游戏已经杀红了眼。这场内斗,不只是蓝营家务事,更让岛内外都摒住了呼吸,牵动着两岸的风向。 郝龙斌这回没藏着掖着,干脆把“恢复黄复兴党部”当成竞选口号,直奔深蓝票仓而去。 这个党部可不是普通的组织,2021年党主席选举,黄复兴占了蓝营选票的三成,谁抓住了这块地盘,谁就有了话语权。 郝龙斌跑到高雄,话说得挺有分量,批朱立伦当年裁撤黄复兴就是“割韭菜”,还努力撇清和朱的关系,生怕被贴上“保守派”标签。 朱立伦这头则有点尴尬,裁撤黄复兴本想体现改革气魄,结果深蓝不买账,民调满意度直接掉到18%。郝龙斌公开撇清关系,蓝营内部分裂不再是小道消息,已经摆在台面上了。 从国际视角来看,《金融时报》注意到蓝营这场派系大战,点出这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而是本土派和深蓝保守势力的路线分歧。 郝龙斌的“画饼式承诺”,看着有点像是给深蓝派打鸡血,但实际能不能调动基本盘,还不好说。 毕竟,深蓝阵营对“复兴”口号早有免疫力,嘴上说支持,真到投票未必买单。 朱立伦改革思路虽有新意,但割席操作有些激进,容易让深蓝老将心生芥蒂。蓝营这场“内卷”,其实是既得利益群体和改革派的博弈,谁能掌控节奏,谁才能稳住队形。 再看郑丽文这边,打法就不一样了。她背后有黄复兴党部大佬季麟连公开站台,民调支持率也高达68%,这在蓝营内部已经是断层领先。 她的口号直接了当,“两岸同属一中”“复兴中华文化”,这些话一出,深蓝粉丝直接就站队了。 岛内不少退役将领、蓝营元老都出来帮腔,像9月末陆炳文发声,提到要导正“换柱事件”、推动两岸交流,这些信号很明确,就是要把蓝营重新拉回到传统路线。 新华社的历史文章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蓝营的纲领,这一点在郑丽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意思的是,郑丽文的“女侠”人设和洪秀柱有点像,都是以强硬两岸主张吸引深蓝。不同的是,郑丽文更懂得整合资源,懂得怎么利用舆论和内部力量。 她的出现,不只是单纯的权力斗争,更是一次蓝营内部观念的碰撞。有人说她是在用“旧瓶装新酒”,但从实际效果看,至少暂时把深蓝的心气给稳住了,形成了改革派的合力,正面硬刚保守势力。 蓝营基层其实早就有世代交替的呼声。天下杂志民调显示,70%党员支持内部改革。 这种民意压力下,郝龙斌喊“跨世代合作”,但实际操作还是偏保守,和年轻党员的想法越走越远。 和国际惯例相比,政党老化往往会遭受“票仓流失症”,蓝营要是还抱着“老路子”,很容易被边缘化。 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两党内斗也不少,但主流派和改革派之间始终有个平衡点。台湾蓝营这场改革,格局能不能打开,还得看新一代怎么出牌。 美媒分析,蓝营如果继续窝里斗,制衡民进党的能力肯定要打折扣,台海局势也会跟着起波澜。 台湾政治大学的专家也提到,郑丽文要是最后胜出,蓝营的两岸政策大概率会更偏向务实,可能会推动重启两岸对话窗口。 这对于当前区域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正向信号。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支持两岸对话,蓝营内部的调整如果朝着理性、务实方向走,对两岸关系未尝不是好事。 从趋势来看,郝龙斌的策略被认为有些用力过猛,反而让自己慢慢边缘化。 郑丽文则顺势整合深蓝力量,逐步走到舞台中央。蓝营改革大潮下,传统势力和新兴力量的较量已近尾声,郑丽文有望成为新一任“共主”,至少目前气势上已经压倒对手。 这场权力博弈里,郝龙斌的“挖墙脚”没能撬动根基,朱立伦改革思路受阻,郑丽文则靠着清晰的立场和果断行动站稳脚跟。 蓝营未来怎么走,直接关乎台湾政坛的权力分布和两岸关系的走向。如果改革顺利,或许能为两岸对话打开新的窗口。但不管蓝营怎么折腾,最终谁能赢得民心,谁才是这场游戏真正的赢家。 参考资料:国民党主席选举已选边站?洪秀柱驳斥:迄今并没有支持任何特定人选 2025-09-28 17:53·台海网
国民党面临生存问题连胜文:朱立伦每天都在算计去哪里筹钱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今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