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通告全球! 9月25日至30日,黄海部分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禁止驶入!9月24日,中国海事局网站发布消息,威海海事局代表国家正式向全球发出通告:9月25日6时至30日18时,黄海部分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禁止驶入。 中国海事局于 9 月 24 日发布的黄海部分海域军事活动通告,看似一则常规的航行安全提示,实则是一次蕴含深意的战略沟通实践。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复杂交织的当下,此类通告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公告,成为观察中国安全理念、海洋治理思维及区域责任担当的重要窗口。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一国军事行动的规范化,更是一种基于 “有界安全” 与 “共同风险预防” 的新型海洋秩序探索。 这份编号 “鲁航警 486/25” 的通告,禁航区域恰好是中韩海上航线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区域选择经过周密考量,既避开了主航道核心区,又能满足军事活动需求,本身就是对 “有界安全” 理念的践行 —— 明确安全活动的边界,避免对公共海域使用造成过度影响。 通告发布的时机同样经过统筹。提前 24 小时向全球推送信息,远超国际海事组织对危险区域通报的时限要求。威海 VTS 通过甚高频电话、卫星通信等渠道,将信息精准送达往来于青岛、釜山等港口的船舶。 电子海图同步亮起红色警戒标识,附带的联系电话确保疑问能及时得到回应。航运公司据此调整调度计划,部分集装箱船提前规划替代航线,仅出现 1 至 2 天的合理延误,未引发大范围航运混乱。这种提前预警、精准传导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军事活动与民用航运的冲突风险,是 “共同风险预防” 的生动实践。 黄海周边环绕多个国家,年均通航船舶数量超百万艘次,航运密度居世界前列。在这样的海域开展军事活动,透明化操作至关重要。中国通过海事部门主动公开活动时间、范围和注意事项,既保障了军事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为过往船舶提供了明确指引。 对比一些国家在敏感海域开展活动时的模糊处理,这种坦荡做法赢得了国际航运界的理解。截至 9 月 27 日,禁航区域周边未发生一起违规闯入事件,航运与渔业生产保持平稳。 对渔业生产的兼顾更显治理温度。威海市渔业部门提前通知渔民,暂停禁航区及周边 5 海里的捕捞作业。渔民们利用这段时间检修渔船,或转往其他海域作业,将影响降到最低。活动中期,海事部门又通过大数据分析船舶轨迹,对可能误闯的船只提前预警,还在边界设置临时航标。这些细致安排,展现了在保障安全与维护民生之间的精准平衡。 9 月 30 日 18 时活动结束后,威海海事局将对海域进行全面排查,确认安全后发布解除禁航通告。这种 “预告 - 实施 - 收尾” 的完整流程,已成为中国海上军事活动的常规模式。从南海到东海,类似的航行警告每年都会发布数十次,每一次都遵循同样的透明化、规范化原则。 这些通告传递的信号清晰而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有明确边界,保障区域和平有务实举措。在复杂的区域安全环境中,这种基于规则的沟通方式,为减少误判、管控风险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构建新型海洋秩序积累着实践经验。
中国正式通告全球! 9月25日至30日,黄海部分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禁止驶入!9月
百日依山尽
2025-09-27 14:30: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