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在联大开口说“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中国代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9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发言,当着190多个国家代表的面,三次点名中国,声称“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甚至要求中国“迫使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 而这种表面抬高中国国际地位、实则进行道德绑架的言论,旨在将解决俄乌冲突的责任强行转嫁给中国,试图迫使中国放弃一贯的中立立场,背后展示出乌克兰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俄乌战事的持续,西方军援呈现疲态,援助规模有所下降,乌军每月面临不小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耗。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试图通过联合国这一多边舞台,将中国塑造为能够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以期扭转自身被动局面,重新吸引国际关注。 然而,这种将复杂地缘政治冲突简单归因于第三方的做法,不仅与事实不符,也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俄罗斯代表已驳斥所谓“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的说法,指出其本土国防工业能力仍在持续运转。 而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指责,中国代表团在联大现场保持了冷静与克制。我外交部发言人则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回应:“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向光明磊落,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 我们的乌克兰危机立场文件中系统地阐述了十二点主张,包括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这些原则性立场始终如一,并非如泽连斯基所言“保持沉默”。 实际上,中国在危机中始终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已向乌克兰及其周边国家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包括数千吨食品和医疗物资。 中国还与巴西联合提出推动和平的六点共识,在联合国发起“和平之友”小组,致力于凝聚国际社会促和共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也在安理会多次强调应遵守“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的原则。 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俄乌之间的对话和谈判。中国并非冲突当事方,始终呼吁冲突双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端。将和平的希望寄托于对第三方施压,不仅不切实际,还可能加剧大国对立,导致冲突复杂化、长期化。 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是建设性的和平努力,而非相互指责或舆论绑架。中国代表的沉稳反应,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定力,其背后是对和平的坚守和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尊重。 历史终将证明,谁在真正促进和平,谁在维护公平正义。
中国外交部已正式“回绝”泽连斯基:北京不是谁的“许愿池”,更不会替人“背
【209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