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背后,渔民多赚了多少? 董宇辉把直播间搬到大连码头,12点开播,原计划4小时收工,结果讲到太阳快落山,在线人数一直卡在10万以上。 抖音给他挂上“优质主播”小金牌,他顺势把海参鲍鱼讲成故事,10万件眨眼卖空。 销售额冲到5000万,很多人只看见数字,我盯的是后台另一组小字:大连市农业农村局说,产地直供让渔民每斤多卖8块。 8块不起眼,一户渔民出500斤,就是多赚4000块,孩子下学期的书本费有了。 这4000块,对城里白领来说可能只是半个月房租,对大连码头的渔民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添加剂”——能给家里添台新冰柜存渔获,能给老人买两盒进口降压药,甚至能带着全家去周边景点玩一趟。以前渔民卖货,得经过批发商、零售商好几道手,每过一道就被剥一层利,有时候辛苦捞上来的海参,一斤赚的钱还不够油钱。现在董宇辉把直播间架在码头,渔网刚收上来,镜头就怼到鲜灵灵的鲍鱼上,消费者看见的是“从海到餐桌”的新鲜,渔民拿到的是没被克扣的实打实收入。 董宇辉厉害的不是能卖5000万,是他能把“卖海鲜”变成“讲生活”。别人卖海参只会说“肉质Q弹、营养丰富”,他却会讲渔民凌晨3点顶着海风出海,讲渔网被礁石勾破时的心疼,讲女儿在码头等爸爸回家的模样。那些藏在海鲜背后的故事,让10万件商品不是冷冰冰的库存,而是带着烟火气的“生活期待”。有观众说“买的不是鲍鱼,是想帮渔民多赚点”,这种情感共鸣,比任何促销话术都管用。 更难得的是,这场直播没做成“一锤子买卖”。大连市农业农村局跟着搭了台,把“产地直供”的模式固定了下来——以后渔民不用再愁销路,平台能稳定拿到优质货源,消费者能买到平价海鲜,三方都能受益。以前总说“助农难”,难就难在没打通“产地到消费者”的堵点,要么是好东西卖不出去,要么是消费者花了钱却买不到好货。现在董宇辉用一场直播撕开了口子,证明只要有人愿意搭桥梁,助农不是口号,是能落地的实惠。 有人质疑“5000万销售额里,渔民能分到多少?”其实不用纠结具体比例,单看“每斤多卖8块”这个细节就够了。这8块钱,是渔民不用再看批发商脸色的底气,是孩子能报兴趣班的机会,是普通家庭对“好日子”的小期待。比起那些动辄喊着“助农”却只赚流量的主播,董宇辉这场直播最珍贵的,是让“赚钱”和“帮人”拧成了一股绳——消费者买到了好东西,渔民多赚了钱,平台收获了口碑,没有谁是输家。 说到底,直播间里卖的从来不止是商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董宇辉把码头的海风、渔民的笑容搬进镜头,让屏幕两端的人都相信: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变成别人生活里的光。这种“带着温度的销售”,比任何华丽的数据都更有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东方甄选董宇辉 董宇辉带货技巧
对门邻居坐过牢,一脸凶相。一天敲门,支支吾吾半天,说想借两千块钱,说工作不好找
【35评论】【36点赞】
qdsomke
平台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