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在白宫见到特朗普,土耳其总统“认错”回头,带领百万大军重回北约阵营! 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正式接待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这是埃尔多安自2019年以来首次踏入白宫,也标志着因S-400防空系统争端,而僵持多年的美土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土耳其正以“认错回归”的姿态,重新融入北约核心防务体系。 说白了,埃尔多安带着土耳其往北约核心圈靠,本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跟“认错”没半点关系——毕竟从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起,它就从来不是听人摆布的角色,这次不过是把多年的“硬刚”换成了“软谈”。 事情的根子还得从S-400防空系统说起。当年土耳其非要买俄罗斯的S-400,直接戳了美国的肺管子,华盛顿二话不说就把土耳其踢出了F-35战机项目,还冻结了F-16的出售审批,这一下就掐住了土耳其空军的脖子。 要知道土耳其的空军主力还是老掉牙的F-16,再不更新换代,别说对抗地区对手,就连在北约内部都抬不起头。更要命的是经济,这几年土耳其里拉暴跌,通胀高企,光靠自己根本撑不住,而美国主导的西方市场和投资,正是它急需的“救命钱”。 2023年土耳其大地震后,国际援助的涌入让埃尔多安看清了,跟西方闹僵没有好果子吃,这才有了后来的态度转变。 当然,埃尔多安也不是空手去白宫的,他手里攥着北约最想要的筹码——瑞典的北约成员国资格。 之前土耳其一直拿瑞典“庇护库尔德工人党”说事,死死卡住瑞典入约的门槛,这招“以拖待变”玩得相当溜。直到2024年初,土耳其才松口批准瑞典入约,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给美国递的“投名状”。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向土耳其出售F-16的提案,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易,哪里是什么“认错”,分明是北约内部的利益交换。 特朗普这次接待埃尔多安,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北约要对抗俄罗斯,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它卡在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手里还握着北约的东南翼防线,百万大军往那儿一站,就是天然的屏障。 要是把土耳其逼到俄罗斯那边,北约的黑海战略直接就崩了。更何况特朗普一直想强化北约的“集体防御”,拉上土耳其这位地区军事强国,既能给俄罗斯施压,又能巩固自己在北约的话语权,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有人说土耳其这是“回头是岸”,可看看埃尔多安的操作就知道,他从来没真正离开过北约体系。 就算跟美国闹得最僵的时候,土耳其也没退出北约,反而借着北约的框架跟希腊在爱琴海对峙,靠着“北约成员国”的身份挡了不少麻烦。 这次所谓的“重回核心”,不过是把之前闹僵的关系掰回来,顺便捞点实际好处。 就像土耳其后来加入德国提出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又派国防部长去伦敦谈安全合作,都是在向北约释放信号:我还能为联盟出力,你们得给我相应的好处。 再说库尔德问题这个老疙瘩,土耳其跟美国在这事儿上吵了十几年——美国支持叙利亚的库尔德民兵,土耳其却把他们当成库尔德工人党的分支,视作心腹大患。 这次白宫会面,双方虽然没明说,但肯定有私下妥协。美国大概率会减少对库尔德民兵的公开支持,而土耳其则会在北约框架内“适度收敛”军事行动,这种各让一步的默契,比嘴上说“认错”实在多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土耳其自主研制防空系统的尝试并不顺利。之前它想买美国“爱国者”,被提了一堆苛刻条件,找欧洲买SAMP-T又嫌太贵,最后才不得已找俄罗斯。 现在跟美国缓和关系,说不定能拿到更优惠的军工合作条件,这对土耳其的国防工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毕竟光靠自己造,短期内根本赶不上地区军备竞赛的节奏,抱北约的大腿才是捷径。 埃尔多安的白宫之行就是一场精准的利益交换:土耳其用瑞典入约和适度妥协换来了F-16、经济支持和北约核心圈的位置,美国则用这些好处稳住了土耳其这个关键盟友,强化了北约的东翼防线。 所谓的“认错回归”不过是外界的解读,真正的逻辑是:北约需要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百万大军,土耳其需要北约的安全保障和资源支持,双方都有求于对方,自然要放下之前的恩怨,重新坐到谈判桌前。 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合作,远比虚无缥缈的“认错”靠谱得多,也更符合土耳其一贯的外交风格——从来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前面,能屈能伸,却绝不会真的低头。
埃尔多安两次被拦,只因要给特朗普让路;随行安保差点动武,土耳其强人忍下怒火当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