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

火星探梦 2025-09-26 14:52:07

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然而,当教员得知后,当即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 1965年3月18日,东南沿海的风带着咸湿气,汕头雷达站里的指示灯忽明忽暗。 操作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绿点,突然拔高声音:“RF-101又来了!两架,往汕头方向飞!” 这话让站里瞬间安静。 那几年,国民党的侦察机就像烦人的苍蝇,老是在你耳边嗡嗡的飞,尤其这种RF-101侦察机。 它是由美国F-101战斗机改装来的,能飙到1.35马赫,而且它身上还装着专门干扰雷达的设备,咱们的雷达有时候好不容易捕捉到它的信号,它一启动干扰设备,雷达屏幕上的光点就晃悠着没影了,想锁定它特别难。 自从台湾空军装备这种飞机后,来大陆侦察得次数就更频繁了。 根据当时空军的史料记载,1964年下半年,RF-101来东南沿海侦察的次数就有五十多次,平均下来每三四天就来一次,有时候甚至故意飞得很低,贴着海面或者山头飞,明目张胆地挑衅我军。 那时候部队里的官兵们对这种侦察机都很无奈,私下里还流传着一些说法,说这RF-101是“导弹打不着、飞机追不上、高炮瞄不准”。 听到这些话,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但没办法,那时候咱们的装备确实比不上人家,就算再着急,也只能先忍着。 就在同年,由沈飞制造的歼-6迅速列装我军,它是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也是中国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 虽然跟RF-101比起来,在速度和电子设备上还有些差距,但好歹我们有了能和RF-101掰手腕的家伙。 高长吉听到警报时,正蹲在战机旁擦头盔,他一把抓起头盔扣在头上,几步跳进歼-6座舱。 引擎轰鸣着刺破天空,战机很快爬升到11000米高度。 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部的指令:“目标在东南165公里,高度8500,注意保持隐蔽。”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高长吉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战机的航向,还特意找了片厚厚的云层,把战机藏在云层后面,慢慢朝着目标的方向靠近。 就在这时,敌机似乎也发现了高长吉。 两架敌机立刻分开行动,一架继续沿着原来的航线飞,另一架则突然往上爬高,明显是想吸引高长吉的注意力,好让另一架顺利完成侦察任务。 高长吉操纵战机,朝着那架爬高的敌机冲了过去。 距离一点点拉近,从八千米到五千米,再到三千米,眼看就要进入攻击范围了,可就在这时候,那架敌机突然一个俯冲,朝着低空扎了下去,拼命的朝着台海那边逃去。 当时部队有条禁令,战机不能随便出海作战,因为一旦出海,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越线。 眼看就要到手的敌机马上就要逃到台海那边,高长吉非常着急,可要是服从命令返航,那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时间根本不给他太多思考的余地,高长吉驾驶战机以超音速的姿态俯冲上去,高度也迅速从11000米下降到2000米。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两架飞机在蓝天上展开了激烈的追逐,距离也拉近到了600米,高长吉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敌机尾翼上的编号。 就在两架飞机距离缩至480米的时候,高长吉深吸一口气,手指果断按下开火按钮。 机炮“咚咚”响,一串火光直射出去。 “轰”的一声,敌机像被戳破的气球,炸开一团火球,碎片裹着黑烟砸到海面上。 高长吉拉了拉操纵杆,战机在火球旁盘旋一周,才调转机头往回飞。 战机落地时,地勤围上来递水、拍肩膀,却没人敢多说话,谁都知道他闯了祸。 当天下午,师部的会议室里气氛更凝重,领导们坐在一起开会,专门讨论高长吉的事。 可讨论了很久也没达成一致,最后大家决定,还是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上报给上级,让上级来定夺。 教员了解完整个过程,拿起笔在报告上做出批示:“有功无过,奖” 还特意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要好好表彰高长吉这位果断勇敢的飞行员,让部队里的官兵都知道这件事。 消息传回部队后,大家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之前沉重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这次空战打破了RF-101“不可战胜”的神话,部队的士气一下子提上来了,飞行员们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从那以后,台湾空军派RF-101来侦察的次数越来越少,东南沿海的防空形势也慢慢好转起来,老百姓们也不用再担心头顶上有敌机晃悠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是能感受到当时那种紧张的氛围,还有高长吉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勇敢。 有时候,严格执行纪律和灵活处理突发情况确实很难平衡,但在国家利益面前,那种敢于担当、不怕风险的精神,一直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就像当时教员的批示一样,对于真正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事的人,历史总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来源:新浪军事

0 阅读:17
火星探梦

火星探梦

火星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