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股份这回真站上C位了。 欧洲大单直接甩出9.8亿合同,12万吨稀土钢轨砸向德国铁路,不是集团画饼,是上市公司实打实接钱接单。 谁还说咱们的钢出不了海? 别再盯着包钢集团听故事了。 现在欧洲客户签的是包钢股份(600010)的名字,合同主体、收入归属、利润落袋,全在上市公司。 今年上半年38亿境外收入一分不差进报表,这次又公告DB Netz十年大客户直接锁定三年供货,订单能见度拉满。 资本市场玩的就是确定性,这种白纸黑字的长期协议,比啥都硬气。 风电那边也没闲着。 TÜV莱茵刚更新数据,包钢股份一款S550GD+ZM塔筒钢拿下CE认证,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现在7大系列21个牌号全过欧盟门槛,风电、轨交、压力容器三条主线齐头并进。 欧洲人对材料标准抠得要命,能拿到CE,等于拿到了通行证,后续扩单只是时间问题。 更聪明的是结算方式。 以前怕欧元波动,赚了货赔了汇兑。 现在直接推人民币跨境结算,前八个月18%已用人民币收,年底冲到25%。 这不是被动扛风险,是主动控节奏。 加上套保配合,半年省下0.7亿汇兑损失,毛利率反手提了2.3个百分点,境外业务干到了14.8%。 这操作,已经从“卖得出”升级到“赚得稳”。 说白了,现在的包钢股份不是单纯出口钢材,而是靠技术认证打开市场,用长协锁定收益,再通过金融手段压降风险。 闭环已经跑通,下一步就是复制放量。 看欧洲业务? 盯紧600010的公告就行,那儿才是真金白银落地的地方。
拿不到中国稀土,G7反其道而行,准备联手对华下达稀土“限价令”G7最近搞了个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