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湾省终于出个明白人,台媒体人陈凤馨:大陆之所以不打台湾省,不是因为我们

士气沉沉 2025-09-26 11:48:23

[微风]台湾省终于出个明白人,台媒体人陈凤馨:大陆之所以不打台湾省,不是因为我们官兵多么英勇,无人机、雷达锁定多么厉害,是因为大陆同胞喜欢我们,所以不愿意打我们,当大陆人民讨厌我们,台湾就没有什么“屏障”了,如果说中国大陆理性判断,我对你再怎么好,都没有用的时候呢?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动作呢? 当多数政客还在沉迷于“刺猬战略”“不对称战力”的军事话术时,她直接点破了台湾安全最根本的基石——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结。这种清醒在岛内舆论场显得格外刺眼,却也戳中了最敏感的神经。 台湾社会长期存在一种认知偏差,把安全完全寄托在军事威慑和外部干预上。去年岛内某机构民调显示,超过65%的民众认为“解放军攻台必败”,这种自信背后是对大陆民意变化的严重误判。 大陆社交媒体上对台态度的转变肉眼可见,从十年前“血浓于水”的温情,到如今“留岛不留人”的极端言论频现,情感账户正在被快速透支。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变化往往与岛内“去中国化”操作同步加速——当教科书删减古文,当“中国史”变成“东亚史”,当年轻人把“两岸一家亲”当成笑话,大陆民众的耐心也在消磨。 经济纽带同样面临考验。今年5月大陆突然宣布对134项台湾产品中止关税优惠,这个动作被解读为“精准经济降温”。 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已从十年前的42%降至38%,但关键领域如半导体、机械仍高度依赖大陆市场。 当大陆开始用“市场换认同”的策略,当福建平潭宣布对台企实施“同等待遇但需承诺九二共识”,经济杠杆的威力开始显现。岛内企业主私下抱怨:“以前讲‘两岸一家亲’能拿订单,现在讲这话反而被年轻人骂‘卖台’。” 国际环境的剧变更让台湾处境微妙。美国对台军售从防御性武器转向进攻性装备,但交付周期越来越长,价格越来越贵。 今年3月美国国务院批准的19亿美元军售案中,有40%的装备要等到2028年才能交付。更讽刺的是,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最新报告指出:“当大陆民众对台好感度跌破30%阈值,北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行动自由度。”这个30%的数字,像悬在台湾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陈凤馨抛出的“理性判断失效”假设,正在成为现实。大陆官方对台政策表述中,“和平统一”后缀的“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今年7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演训时,首次公开模拟“拒止外部干预”科目,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被国际军事观察家解读为“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当大陆民众开始计算“梧桐成本”,当社交媒体上“武统时间表”成为热门话题,情感屏障的裂缝已经肉眼可见。 台湾社会需要清醒认识到,安全不是靠买几架F-16就能保障的。当大陆年轻人不再追台湾偶像剧,当大陆游客不再赴台旅游,当大陆资本不再投资台湾,当大陆民众把“台湾同胞”四个字从情感词典里删除,那些所谓的军事屏障、国际支持,都会像沙堡一样被潮水冲垮。 陈凤馨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台湾社会最后的善意提醒。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