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真把战场当电商了——火炮删了卫星导航,导弹拔了制导芯,连皮卡都装上迫击炮,挂上“乌克兰制造”标签往外卖。 不是卖装备,是卖“能用但不致命”的残血版。 你删功能,我删逻辑。 Oberih-2系统? 三行代码就能绕,区块链防窜货? 笑死,比拼多多砍一刀还容易破解。 沙特砍价砍到22万,乌克兰咬死28万,中间差的不是钱,是命。 肯尼亚想用世行贷款买火炮,可他们自己边境都堵不住走私。 哥伦比亚要训练弹,可谁信你这“训练弹”不会变成实弹,打在拉美某片雨林里? 美国嘴上说“别违反最终用户条款”,手里89亿援助还攥着。 法国更狠,你敢卖非洲,我就不给你SCALP导弹——你卖我,我断你粮。 摩尔多瓦机场抓到12枚走私导弹,源头是乌克兰国防部内部人干的。 不是黑市太强,是制度太烂。 许可证能复印,审批能走后门,技术能被破解,连总统承诺的12亿美元,都像挂在树上的胡萝卜。 他们不是在“以战养战”,是在“以战续命”。 每卖一发炮弹,就多一分被反噬的可能。 今天卖的是训练弹,明天呢? 当你的武器在非洲、中东、拉美炸开时,没人问你这弹是不是“阉割版”。 只问:谁给的? 谁准的? 谁该负责? 没人敢答。 因为答案,早就在那张被复印了三次的出口单上。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