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发博悼念俞孔坚教授 在巴西潘塔纳尔的湿地深处,一位中国学者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

科海群星谱 2025-09-25 18:13:37

北大发博悼念俞孔坚教授 在巴西潘塔纳尔的湿地深处,一位中国学者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追问:“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人类还能从哪里得到生存的希望?” 北京时间9月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发布讣告,沉痛悼念俞孔坚教授。这位62岁的景观设计学界巨擘,于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在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时,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 俞孔坚教授出生于1963年4月,浙江金华人。他1980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习,后赴哈佛大学获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他毅然放弃国外发展机会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 01 未竟的探索,学术生涯的最后一刻 俞孔坚教授生命最后时刻仍在践行他的理想。在巴西潘塔纳尔——这个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全球最大热带湿地,他进行生态考察。 就在遇难当天,他的微信视频号还更新了最后一段影像。视频中,身穿红色T恤的俞孔坚出镜感叹:南美潘塔纳尔天然湿地正一步步被牧场吞噬。 与他同行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尔南多·费雷斯·达库尼亚·费拉兹,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皮姆·Jr,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不幸的是,同机人员无一生还。 02 创立北大景观设计学教育体系 回国后,俞孔坚教授牵头创立了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他创办了《景观设计学》期刊,以毕生精力推动景观设计学科体系建设。作为创院院长,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03 开创性的设计理念与全球影响 俞孔坚教授始终将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 “生存的艺术” ,率先倡导回归自然生态的“大脚美学”理念。 他开创性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逆向规划”方法,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提供了科学解决方案。 他带领团队的设计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十余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1000余项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04 荣誉等身的学术巨擘 俞孔坚教授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他先后斩获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奖项12项、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9项。 2020年,他斩获世界景观学和风景园林学术界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2023年,他从全球300余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两年一度的奥伯兰德奖得主。 就在今年9月,他还入选了《福布斯》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 --- 俞孔坚教授曾说过:“我们永远无法战胜水,而必须学会与水共生。” 这位倡导“海绵城市”理念的学者,其作品遍布全球200多个城市。 北大在悼文中写道:“槐荫寂寂,故园犹暖;先生已逝,精神长存。” 尽管俞孔坚教授离去了,但他为治愈地球所开启的征程永不停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科海群星谱

科海群星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