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号突然官宣把大豆出口税从 26% 砍到零,豆油、豆粕也从 24.5% 直接归零,原本能用到年底的政策硬是压缩到 10 月 31 号,满打满算就 49 天。 阿根廷这波操作简直是 “病急乱投医” 的典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经济和政治两头烧,逼出来的短期救命招。 先说说这经济压力有多要命。阿根廷的外汇储备早就跌到了警戒线以下,有报道说实际能调动的美元连支付下个月的能源进口都悬,而大豆可是他们的 “外汇命根子”—— 全国 60% 以上的农产品出口靠大豆,光这一项就占总出口收入的两成多。 之前收着 26% 的高税,农民们早就没了出口积极性,去年大豆出口量比前年跌了近三成,不少人宁愿把豆子囤在仓库里,也不愿被高额税费扒层皮。 外汇进不来,政府就没法换美元买进口的化肥、药品,国内通胀本来就高得离谱,这下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怨声载道。 所以砍税说白了就是给农民松绑,逼着大家赶紧把囤的豆子卖出去,换点美元回来救急,不然外汇储备真要见底了。 更关键的是政治算盘 —— 阿根廷 10 月 27 号就要举行总统选举,这 49 天的免税期简直是精准踩点。农民群体在阿根廷政坛的分量可不轻,尤其是大豆主产区的科尔多瓦、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些农业大省,选票向来能左右选举结果。 之前高出口税让农民恨得牙痒痒,不少农业协会都公开批评现政府的经济政策,眼看选举要到了,突然抛出免税的诱饵,就是想赶紧稳住农民选票。 毕竟政策只到 10 月 31 号,刚好在选举后几天到期,既能在投票前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又不用承担长期免税带来的财政亏空,这时间差打得够精。 可这招能不能管用还真不好说。农民卖豆子、联系买家、走报关流程都需要时间,49 天说不定刚把流程走完,政策就到期了,要是国际大豆价格再波动一下,说不定有人还会观望,未必能立马形成出口潮。 而且砍了出口税,政府财政收入又得少一块 —— 之前大豆相关税收占农业税的七成多,短期免税等于给自己的财政缺口再撕个口子,后续怎么补又是个难题。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什么长远的经济对策,就是阿根廷在外汇危机和选举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过度依赖大豆出口的老毛病没解决,光靠 49 天的免税想 “续命”,顶多是缓口气,治不了根。 要是选举结束后政策回调,农民说不定更失望,外汇问题也会卷土重来。你们说,这波短期操作能帮阿根廷熬过难关吗?
9月22号突然官宣把大豆出口税从26%砍到零,豆油、豆粕也从24.5
探修説
2025-09-25 10:29:1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