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中国似乎已经放弃和平解决中美矛盾的想法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3日

古今知夏 2025-09-24 20:47:20

新加坡媒体:中国似乎已经放弃和平解决中美矛盾的想法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3日的一篇评论文章,将这场无声的战略转向推到了聚光灯下。文章指出,中国对美政策正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 2018 年贸易战刚打响时,中国的态度完全是另一回事。那会儿中方一门心思想 “踩刹车”,代表团带着厚厚的清单往华盛顿跑,从买美国大豆到开放金融市场,能让的步基本都让了。 智库天天发报告算经济账,说 “中美谁也离不开谁”;企业也赶紧对接美国商家,生怕合作黄了。说白了,当时的中国认准了 “谈就能解决问题”,毕竟全球化搞了这么多年,谁能想到有人真要砸饭碗。 但美国接下来的操作,彻底打了 “谈判有用论” 的脸。他们根本不满足于关税那点好处,一步步把 “施压” 变成了 “围堵死局”。 芯片领域先动手,直接卡断 14 纳米以下设备的供应,连设计芯片的软件都不让卖;转头又拉着日本、韩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踢出高端制造圈。 狠的是在地缘上挖坑,一边在亚太搞 “印太经济框架”,逼盟友少买中国货;一边哄着欧洲企业搬去美国,断中国的供应链。这哪是经贸摩擦?分明是要按住中国的发展势头。 最让中国寒心的是 “谈了白谈” 的尴尬。 2023 年那次谈判,中方拿出了扩大能源进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礼包,结果美国转头就给中国新能源企业加了反补贴税。 更讽刺的是,美国官员嘴上喊着 “欢迎对话”,背地里却加速推进供应链 “去中国化”,要求盟友在关键矿产上跟中国撇清关系。次数多了谁都明白,谈判桌成了美国的 “拖延术”,中国这边让利,他们那边趁机补刀。 看清底牌后,中国的画风彻底变了 — 不再围着美国转,开始 “自己搭舞台”。 芯片被卡脖子?那就自己造。28 纳米国产芯片生产线去年实现量产,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至少不用怕被 “断粮”;新能源领域更狠,比亚迪直接去泰国建厂,造的电动车绕开美国关税卖去欧洲,反而抢了美国车企的生意。 这思路很明确:你不让我用你的技术,我就自己搞出技术;你不让我进你的市场,我就去别的地方开疆拓土。 多边舞台上的玩法也换了。以前中国总在 WTO 里申诉美国关税不合理,盼着靠规则讨公道;现在直接拉着东盟搞 RCEP,2024 年跟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占比都涨到 38% 了。 在联合国开会,也不总说 “要对话”,而是实打实推 “全球发展倡议”,帮发展中国家建工厂、修铁路,争取到一大票支持者。这招很高明:你美国要搞 “小圈子”,我就建 “大平台”,用更多伙伴稀释你的围堵力度。 美国自己的操作也暴露了真心。他们天天喊 “维护规则”,2024 年却突然对欧洲钢铁加征关税,把欧洲盟友坑得叫苦连天。这哪是讲规则?分明是 “只许自己占便宜”。 中国看透了:跟这样的对手谈和平,就是给对方递刀子。与其被动让步换不来好结果,不如把实力练强。 联合早报》说得对,中国不是放弃和平,是放弃了 “跪着求来的和平”。以前觉得 “谈一谈就能缓和”,现在明白 “实力对等才是硬道理”。 现在的中美博弈,早就不是谈判桌前的唇枪舌剑了。而是中国在芯片、新能源、多边合作上的步步为营,对着美国的围堵墙 “拆一点、建一点”。美国想靠围堵压垮中国,却发现中国越堵越有韧性;中国也明白,真和平不是谈出来的,是自己挣出来的。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