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很无奈,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这事儿说来有趣,国际奥委会最近有点懵:2036年奥运会申办名单上,愣是没看到中国城市的影子,印度、韩国、英国等九个国家摩拳擦掌,可上海、成都、广州这三个实力派却集体沉默,让奥委会直犯嘀咕。 要知道,这可是连奥委会主席都念念不忘的“东方明珠”。 2008年北京奥运会树立的标杆,至今无人超越,当年那场盛会,从开幕式到场馆设施,从后勤保障到赛事组织,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可如今,情况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要我看,原因说来也简单,奥运会这个“香饽饽”,越来越不“香”了。 瞧瞧近些年的奥运会,没一个不让主办城市肉疼的,东京奥运会预算从73亿美元飙到200多亿,里约奥运会更惨,场馆建完就闲置,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财政包袱。 再看看那些曾经风光的奥运场馆,北京“鸟巢”要花30年才能收回成本,“水立方”年年都在亏钱。 这么算下来,办一届奥运会就像往水里扔钱,还得背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债务包袱。 现在的中国城市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迫切需要“证明自己”的阶段了,与其花几百亿办一场十几天的盛会,还不如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 修几条地铁、建几个学校、改善下医疗条件,这才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 而且说句大实话,现在的中国已经用高铁、5G、新能源等实打实的成就证明了自己。 从经济实力到科技创新,从国际影响力到文化软实力,都不再需要通过一场体育盛会来“刷存在感”。 这变化说到底,反映的是整个国家和民众心态的转变,不再是那个“为了面子不惜成本”的年代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务实的发展思路。 看看现在的体育发展路子:城市联赛如雨后春笋,全民健身热潮此起彼伏。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这样的中型赛事,既能满足体育需求,又不会给城市增添太大负担,篮球、排球、足球的城市联赛更是火热,还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可谓一举多得。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老百姓也精明了,当年日本人办东京奥运会时,83%的民众都反对,为啥?因为大家都算明白了这笔账:奥运会的支出最终还得从纳税人口袋里掏。 而国际奥委会这边还在沿用老思维,他们总觉得中国城市应该争着抢着来办,却没注意到时代早就变了。 现在的中国城市更在意投资回报率,也更关心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说白了,不是中国城市办不起,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可带来的实际效益却越来越少,按照牛津大学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奥运会平均超支率高达172%,这种风险谁愿意背? 所以,上海、成都、广州选择沉默,与其说是对奥运会的“冷遇”,不如说是对城市发展的“热爱”,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改善民生上,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这事儿也给国际奥委会敲了个警钟,如果不改革现行的申办模式,不考虑主办城市的实际负担,这个曾经的“香饽饽”只会越来越不招人待见,毕竟,在这个注重性价比的时代,光靠情怀可不够。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在我看来,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很无奈,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
木槿论事
2025-09-24 20:41:53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