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朗普先走,其他人禁止通行,马克龙在纽约街头被拦下。马克龙可能也没想到特朗普会如此小肚鸡肠。 马克龙怎么也想不到,在联合国刚亮明态度,转头就在美国街头受了窝囊气。 本来他带着法国代表团去纽约参加第 80 届联大,满心以为是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结果会议一结束,车队直接被美国警方拦在路边,理由直白得让人上火:“特朗普的车队要过,无关人员禁止通行”。 这话说出来,别说马克龙本人,连跟着他的法国外交官脸都挂不住 —— 合着一个五常国家的元首,在纽约街头成了 “无关人员”? 事儿得从 9 月 22 号那场会议说起。那天联合国总部开了个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高级别会议,是法国和沙特一起牵头办的,目的就是推进 “两国方案”,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能和平共处。 马克龙在会上直接拍了板,宣布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还说 “时机已到,我们不能再等待”,顺带呼吁停火、释放人质,结束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突然决定的,前一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葡萄牙刚集体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等于是跟着盟友的步调,把欧洲的态度摆到了台面上。 但这步棋恰恰踩了特朗普政府的红线。要知道美国从一开始就没给这场会议面子,直接缺席了不说,特朗普早几天在英国见首相斯塔默时就放了话,明确反对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还扯着以色列安全的由头,说这事儿会有 “糟糕的前景”。 等于马克龙牵头开会、高调表态这一系列操作,全是在和特朗普唱反调,而且还是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上,等于当着全世界的面打了美国的脸。 会议一结束,马克龙带着团队准备离开联合国总部,谁料刚上了车,车队没开出几百米就被拦下来了。 纽约警方的警车横在路中间,下来个警官敲了敲车窗,说前面路段要临时管制,因为特朗普的车队马上要经过,所有 “无关车辆” 都得靠边等。 这话听得法国随行人员当场就炸了。马克龙的车队挂着法国国旗,车头还有总统标识,怎么就成了无关车辆?但在美国的地盘上,警方说管制就管制,再多说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车队停在路边吃灰。 马克龙估计也是气笑了,当场就掏出手机给特朗普打了个电话,语气里满是无奈:“你猜怎么着?我这会儿正在大街上等着,因为要给你让道。” 这话听着像吐槽,其实明摆着是质问。 要知道按外交惯例,国家元首的车队在他国境内虽然要遵守当地交通规则,但通常会提前协调通行路线,就算遇到临时管制,也得有个像样的说法,哪有直接用 “无关人员” 打发的? 更何况当时马克龙刚在国际会议上和美国唱了反调,这时间点也太巧了。这场拦截发生的时候,正是国际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最高涨的时候。 除了英法加澳这些大国,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这些欧洲小国也跟着表了态,算下来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里已经有 152 个承认巴勒斯坦国了。 特朗普政府本来就在这件事上显得孤立,自家国会参议院民主党人还提了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议案,虽然没共和党支持通不过,但也够让他闹心的。 马克龙这时候牵头开会,等于是把特朗普的反对态度架在了火上烤,难怪美国会用这种不上台面的方式 “回敬”。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干这种小家子气的事儿也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英国首相斯塔默提承认巴勒斯坦国,他当面就给怼了回去,现在马克龙带头搞联合行动,他没法在外交场合直接发作,就借着交通管制来摆脸色。 但这招其实挺掉价的,毕竟马克龙是法国总统,这么明目张胆地给难堪,等于打了整个法国的脸。 当时在场的还有不少记者,这事儿当天就被新华网、环球时报这些媒体报了出来,国际上都在说美国这是把外交分歧变成了街头羞辱。 马克龙自己心里估计也清楚这是故意的,但脸上还得绷着。毕竟法国还得和美国在不少事上打交道,总不能因为一次拦车就撕破脸。但这口气肯定咽得不舒坦。 前脚刚在联合国呼吁 “维护和平共识”,后脚就被东道主用这种方式 “特殊对待”,说出去都嫌丢人。 这事儿传到欧洲后,不少媒体都在调侃,说特朗普这是 “用交通规则报外交仇”。要是换了平时,两国元首在同一个城市出席活动,车队通行肯定会提前协调好,哪能让一国元首在路边等着给另一国元首让道?更别说还扣上 “无关人员” 的帽子。 这就是特朗普心里不痛快,借着自家地盘给马克龙上了一课:跟我唱反调,就得有受委屈的准备。不过马克龙也没真就服软,转天就在另一个场合重申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立场,还加了句法国的外交不会被任何意外情况干扰。 这话明着是说给国际社会听的,其实也是说给特朗普的 —— 就算街头受了气,该坚持的立场照样坚持。毕竟特朗普的脾气摆在那儿,谁让他不痛快,他就给谁使绊子,管你是不是盟友呢。
马克龙可能怎么也没想到特朗普的报复来的会如此快吧!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宣布完承认巴
【36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