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晚7时30分,重庆巫山县福田镇发生一起毒蛇咬伤事件。欧先生与女友陈女士饭后在公路边散步时,右脚突然被一条筷子长度的小蛇咬穿夹板拖鞋。剧痛袭来的瞬间,陈女士迅速冷静下来,按照此前在科普短视频中学习的急救知识展开处置。 她首先用手机拍下蛇的照片,随后用清水简单冲洗伤口,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话中,陈女士将蛇的照片发送给急救医生,医生通过医疗系统内的蛇伤救治群,将照片转发给全国蛇类研究专家。经专家辨认,确认咬伤欧先生的是原矛头蝮蛇——这种毒蛇的毒液含强烈出血性毒素,若未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 确认毒蛇种类后,陈女士与欧先生通过导航系统定位到巫山县人民医院,该院是距离事发地最近且储备有抗蝮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考虑到120救护车从县城赶来需20分钟以上,陈女士的哥哥立即驾驶私家车送医。途中车辆驶入高速公路时,陈女士担心超速行驶可能引发事故,主动致电重庆高速交警报备,说明紧急送医情况。交警部门核实后,允许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通行。 仅用28分钟,车辆便抵达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此时,欧先生的右脚已出现明显肿胀,从脚趾蔓延至脚踝。医生根据陈女士提供的蛇类照片和症状描述,立即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并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经3天治疗,欧先生的肿胀完全消退,凝血功能指标恢复正常,9月16日已能下地行走。 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在病例记录中特别标注:“患者女友提供的蛇类照片及及时送医,为抗蛇毒血清的最佳注射时间(咬伤后2小时内)争取了关键窗口。”陈女士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曾多次观看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发布的防蛇科普视频,重点记忆了“拍照取证、冲洗伤口、避免捆扎、快速送医”四个步骤。 该事件引发公众对野外急救知识的关注。巫山县林业局数据显示,9月以来当地已发生7起毒蛇伤人事件,其中3起因患者未能及时辨认蛇种导致延误治疗。专家提醒,夏秋交替是毒蛇活动高峰期,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裤高帮鞋,避免在草丛密集处停留,遭遇蛇类时切勿徒手捕捉。蛇类咬伤 毒蛇事故 来源:身边24小时
2025年9月13日晚7时30分,重庆巫山县福田镇发生一起毒蛇咬伤事件。欧先生与
窗边守望晨曦
2025-09-23 18:26:03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