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巴勒斯坦能在全世界都承认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功劳不是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的,而是哈马斯与胡赛武装组织通过不断的斗争及用鲜血给争取来的。阿巴斯就是一个坐享其成者,他为了巴勒斯坦争取到了什么?他为加沙老百姓付出过什么加沙城被夷为平地他在哪里?不知道阿巴斯为何能如此理直气壮担任巴勒斯坦国总统。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哈马斯与胡赛武装组织不断的还击入侵加并轰炸沙的以色列军队,才让国际社会更清楚的看清了犹太人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是一个杀人都要把血舔干的民族,是一个不会见好就收的民族,更是一个被世界各国唾弃的民族。 加沙的硝烟里飘着血的味道。孩子们在废墟上找家,老人攥着残缺的照片发呆。这片土地上每寸泥土都浸透了抗争的泪与汗。有人用西装革履的谈判桌丈量巴勒斯坦的未来,有人却用血肉之躯在弹坑里刻下生存的底线。 国际社会的转向从来不是偶然。西班牙、爱尔兰、挪威接连举起承认巴勒斯坦的旗帜,背后是加沙地带超过3.5万亡魂的沉默呐喊。联合国会议厅里响起的掌声,分明是约旦河西岸检查站前破碎的童年映照。 当世界看见以色列坦克碾过学校医院,当社交媒体流传着白磷弹灼烧皮肤的画面,那些关于“反恐”的华丽辞藻突然裂开缝隙。欧盟官员开始用“比例原则”质疑军事行动,连华盛顿也悄悄放缓武器运输——鲜血浇灌的真相,终究刺穿了精心编织的话语罗网。 阿巴斯的办公室距加沙仅六十公里,却像隔着整个太平洋。法塔赫的保安部队仍在配合以色列收缴抵抗者武器,总统府地毯上印不出难民营的鞋印。当西班牙首相在议会高呼“巴勒斯坦人不是恐怖分子”,拉马拉的官僚们可曾听见加沙母亲用塑料布裹尸时的呜咽? 但把历史简化为“武装斗争换认可”的剧本,或许也抹去了更多暗涌。巴西总统卢拉将巴勒斯坦比作奴隶制下的黑人,南非在国际法院控诉种族灭绝——这些声音同样源自对人类尊严的坚守。胡塞武装的导弹划破夜空时,挪威外交官的钢笔正在公约文书上勾勒和平的轮廓。 犹太民族的苦难记忆不该被武器篡改。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后代,本应比任何人更懂集体惩罚的残酷。如今内塔尼亚胡政府用隔离墙封堵希望,用F-35战机回应扔石头的少年,这究竟是在守护安全,还是在制造更深的仇恨循环? 巴勒斯坦的建国之路像被炸毁的公路般崎岖。哈马斯的火箭弹与法塔赫的外交文件,如同残缺地图的两片拼图。真正需要坐享其成的,或许是那些还在否认巴勒斯坦人呼吸权的国家——毕竟联合国194号决议约定的回归权,已经等了七十六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如果巴勒斯坦能在全世界都承认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功劳不是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的,而
小陌故事汇
2025-09-23 17:27:40
0
阅读:72
一叶知秋
可惜的是,哈马斯全世界都唾弃
乐道
瞎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