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留在朝鲜境内帮助建设的10万大军突然神秘失踪,美国特务人员寻找了两年之久,我国也派人寻找了两年多也都一无所获,但不久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秋天,一场让世界各国情报机构都挠头的谜案在朝鲜半岛悄然上演,那支曾经在抗美援朝中大名鼎鼎、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突然像一阵风似的,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十万人的大部队,说没就没,连美军的侦察机和苏联的情报人员都没能发现一丝蛛丝马迹,营区里衣服还在晾着,锅里的热气还未散尽,兵团却已经不见踪影,美军指挥部一时间如临大敌,甚至怀疑是不是有更大的行动正在酝酿,可无论怎么查,哪怕是动用最先进的侦察设备、派出最多的间谍,都没能挖出这支部队的线索。 其实,要理解这支部队为何如此让人挂心,还得从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说起,第20兵团是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出来的,刚组建时,兵员成分复杂、装备简陋,几乎没有太多准备就被推上了战场,可正是在文登川、金城等一系列恶仗中,这支部队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纪律,硬是顶住了美军的轮番进攻,尤其是在金城战役,二十兵团的炮火如同倾盆大雨,把敌军防线打得七零八落,南朝鲜的主力部队被他们打得溃不成军,这场战役之后,20兵团的名号在国际上响当当,成为志愿军里的王牌部队。 战争结束后,别人都以为他们可以回国休整,没想到这支部队被安排留在朝鲜,帮助当地进行战后重建,他们修路、架桥、恢复农业,成了朝鲜人民生活中的顶梁柱,就在大家以为他们会在朝鲜继续驻扎下去时,这十万人却突然从驻地消失了,这一神秘操作,不仅让外国情报人员摸不着头脑,连国内不少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谜底其实早在那时悄悄揭开——20兵团接到了一项绝密命令,要求全体官兵即刻撤离原驻地,前往新任务区,撤离过程极其隐秘,夜间分批行动,所有人员都不得透露行踪,家属们收到的信件上,只剩下模糊的“某地信箱”字样,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这种程度的保密,在中国军队历史上都算得上极致,就连参与行动的普通战士,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只知道这次任务非同寻常。 一列列载满官兵的闷罐列车,从东北地区悄然驶向西北,这些列车的窗户都被遮挡,沿途的站牌也全部用帆布蒙住,漫长的旅途中,没人知道终点在哪里,直到列车终于停下,大家走出车厢,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黄沙漫天,天地苍茫,这里正是中国大西北最荒凉的角落。 兵团的官兵们没时间感慨,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里没有现成的营房,没有自来水和电,更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只能靠最原始的办法,挖地为窝,住进半地下的“地窝子”,喝的水苦咸得让人直皱眉头,冬天寒风刺骨,夏天地面烫得能把鞋底烧化,物资匮乏,吃饭时粮食里总是掺着沙子,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群人用铁锹、锄头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隐秘、最艰巨的工程建设。 他们要做的,是在这片戈壁滩上,建成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和核试验基地,任务的复杂和保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建设初期,所有工程材料和设备都要靠人力一件件搬运,没有水源,他们就自己打井,终于在沙漠深处找到了一口甜水,解决了全营的饮用难题,铁路专线、军用机场、发射塔、观测站……一项项工程拔地而起,即使在物资最紧张的时候,大家也没有叫过一声苦,有人为了抢工期,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有人长期坚守在最偏远的测量点,靠吃干粮、喝咸水坚持下来。 这场隐秘的大会战,速度之快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当时连苏联专家都认为,这样的大工程,没有十几年根本完不成,可20兵团只用了三年时间,便让一切变成现实,到1960年,中国自主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在这里点火升空,精确命中目标,那一刻,全世界才真正意识到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进步,可外人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一群“消失”的战士默默付出的结果。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原子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核大国之列,此时,曾经在朝鲜浴血奋战的20兵团,正站在爆心60公里外的观测阵地上,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两年后,氢弹爆炸成功,再过几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从这里飞向太空,每一个“第一次”的背后,都有当年那批隐姓埋名的“戈壁军人”的身影。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战争结束,一支中国部队神秘消失了
1958年,留在朝鲜境内帮助建设的10万大军突然神秘失踪,美国特务人员寻找了两年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22 20:44: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