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4岁的缉毒警明正彬首次打入毒贩内部,交接货当天,不料,一名身穿制服的警察突然走过来和他打招呼,而这一幕恰好被毒贩看见。 明正彬1966年2月出生在云南省龙陵县一个农家。那地方靠近缅甸,毒品问题一直挺严重,他从小就讨厌那些害人的东西。父母是普通农民,希望他找个稳当的工作,可他偏不听,瞒着家里考了警校。1986年7月,他从云南省警察学校毕业,直接分到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龙新乡派出所当民警。刚开始干基层活,处理些偷鸡摸狗的事,还得巡逻村子,帮老百姓调解纠纷。有次抓小偷,他一个人追了好远,终于把人逮住。领导看他靠谱,经常让他参加联合行动,慢慢积累经验。 1990年5月,明正彬调到龙陵县公安局缉毒队。云南边境毒品走私多,他很快就上手,学着怎么辨别毒品,怎么设埋伏。队里让他跟老同志出任务,他边学边干,很快就表现出色,被提拔成副队长。那时候他才24岁,压力大,但也干劲足。他总强调队员注意安全,自己带头分析情报,布置抓捕计划。有次在山里蹲守,雨下个不停,他趴泥地里盯着毒贩藏货点,一直等到天亮才动手,抓了两个人。他的升职就是靠这些实打实的成绩,他把打击毒贩当成一辈子的事。 明正彬刚当上副队长一个月,就接了个硬任务:打入缅甸毒贩团伙内部。那些毒贩带了一批货偷偷入境,藏在龙陵县和潞西县交界的山林里,然后到县城找买家。他通过中间人伪装成买家,联系上他们。起初毒贩防备心强,只跟他吃喝闲聊,不谈正事。他表现得稳当,偶尔说点行话,慢慢取得信任。最后他们同意交易6000多克毒品,地点定在县城一家小饭馆。 他提前安排好抓捕,缉毒警埋伏在饭馆附近。交易那天,他走进饭馆,正好碰到一个不了解情况的县公安局警察,那人上前拍他肩膀打招呼。毒贩看到这一幕,马上起疑。他镇定解释,说本地做这行没点局里关系,谁敢干。毒贩信了,继续交易,从包里拿出毒品袋。他检查货时,缉毒警冲进来,把毒贩全抓了。他自己也假装被铐,保护身份。四名毒贩落网,毒品全缴获。 1993年7月,明正彬又伪装成巍山买家,和毒贩在怒江边甘蔗林见面。夜里他去,一个黑脸汉子用枪顶他头。他抓住机会,反手夺枪,说对方枪太差,答应换更好的。汉子信了,定了交易点,后来缉毒警把他们全抓了。1992年9月,他指挥行动抓了个贩毒团伙,发现里面有自己亲侄子。他没徇私,坚持按法办。侄子涉毒量大,被判死刑。1993年6月执行时,他去签认尸单。 明正彬这些年破了1600多起案子,抓了1950名毒贩,缴获毒品3900多公斤。毒贩恨他,开价500万买他命。1999年5月,他在境外赌场查线索,差点被马仔袭击。还有次从辽宁寄来本书,每页都浸满剧毒,他小心处理没中招。毒贩三次想绑他两岁儿子,都没得逞,又三次往他家扔燃烧瓶,烧了房子,但妻子机警化解了,支持他继续干。 1994年,明正彬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1年拿中国优秀青年卫士。2005年评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2021年6月17日,他当上云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87年,1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