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陈百强的母亲在广东离世,就在家人整理其遗物时,一叠厚厚的汇丰银行汇款记录,从旧木箱滑落,原来,自1993年起近三十年间,每月均有10万港币匿名汇入其账户,累计超3600万港币,而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那时候的香港娱乐圈群星璀璨,陈百强还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歌手,敏感而内敛,富有才华,唱歌时总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那时的何超琼,家世显赫却低调谦和,是豪门千金中少见的知性派,两人因工作结缘,逐渐熟络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见钟情的浪漫,而是在共同的兴趣与气质中默默靠近。 他们的相识没有太多媒体曝光,也没有刻意经营的互动,却在一次次合作中建立起一种默契,这种情感不是热烈的,而是沉稳的,像是一场不动声色的靠近,他们共同经历了彼此事业的起伏,也在那个纷扰的时代里,找到一份难得的宁静。 然而,命运总喜欢在人最依恋的时候设置障碍,1988年,家族的安排将何超琼推入一场注定要发生的联姻,这场婚姻并非出于情感的自由选择,而是身为家族继承人所背负的责任,面对现实的重量,那段细水长流的情谊不得不被按下暂停键。 婚礼是盛大的,宾客云集,奢华非常,但在繁华之下,有些人只能以“朋友”的身份默默站在一旁,那一天之后,两人走向了不同的轨迹,何超琼进入商业世界,开始接手庞大的家业,而陈百强则继续在音乐中寻找出口,只是他越唱越寂寞,情绪也愈发沉重。 1993年,陈百强的故事戛然而止,他在昏迷了近一年半后离开了人世,年仅35岁,葬礼那天细雨绵绵,香港街头仿佛都沉浸在一首唱不完的情歌里,就在那之后不久,陈母姚玉梅的银行账户开始每月固定收到一笔款项,没有署名,没有解释,只是准时出现,如同一份无声的问候。 这笔钱最初并不多,只够老人维持基本生活,后来金额逐年增加,甚至在老人年事已高时,足以支撑她请护工、购药、旅游,她从未向外人提起过这笔钱的来源,只是有次向邻居笑说,儿子大概早年买了份保险。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何超琼在安排,她没有张扬,也未曾公开表示过任何态度,每一笔汇款都通过中间人转手,每一个细节都安静地藏在时间里,她为老人聘请会讲台山话的护工,定期从香港寄去老人爱吃的传统点心,自己却极少出现,她甚至将陈百强生前住过的小区附近的一套公寓买下,只为让老人能在熟悉的街区安度晚年。 这些年来,她的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离开了那段没有感情的婚姻,接管家族企业,成为商界难得一见的女性领袖,她推动酒店集团转型高端艺术路线,带领企业上市,身价暴涨,媒体称她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但她从未在公开场合提起过陈百强,仿佛那段往事已封存于心,从不示人。 直到姚玉梅去世,一切才渐渐浮出水面,那叠三十年的汇款单,那些没有署名的贺卡,那份从未间断的温柔,终于让人们重新审视这段被时间掩埋的关系。 有人说,三十年不间断的汇款,是一种责任;也有人说,那是一份迟到的情感补偿,但无论外人如何解读,何超琼自己从未解释过,她只是持续地去做,像是替一个离去的人完成未尽的心愿。 在一个讲究效率与回报的时代,这种长期而克制的情感,显得格外珍贵,没有炒作,没有宣传,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按月将一份关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最难得的不是偶尔的善意,而是持久的惦记。 陈百强的歌声早已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他的离世令人唏嘘,但他留下的,不只是旋律和专辑,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身后仍有人记得他的家人,照顾他的母亲,把一份友情延续成三十年的守护。 直到最后一笔汇款落款写上“何超琼”,这个故事才算真正落幕,而落幕的方式,不是轰轰烈烈地告白,而是轻轻地写下一个名字,让人明白:原来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这份情谊没有宣言,也没有标签,它藏在汇款单的备注栏里,藏在每年送去的白色花束中,也藏在那个从不缺席的“汇款日”提醒里,真正的感情,不需要被看见,也不靠语言堆积,它只是默默存在,在每一个不被注意的角落,温柔地发着光。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离世25年,陈百强遗物被“骗走”?
2022年,陈百强的母亲在广东离世,就在家人整理其遗物时,一叠厚厚的汇丰银行汇款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20 18:43: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