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0岁的男子董先生,在儿子因车祸去世后,为延续血脉找上29岁的女子方女士,

深度程磊 2025-09-20 15:16:21

四川,50岁的男子董先生,在儿子因车祸去世后,为延续血脉找上29岁的女子方女士,企图通过“借腹生子”获得新生命的慰藉。多年间,他为孩子和方女士陆续支付了97.9万元。然而,亲子鉴定揭开了残酷的真相:孩子与他并无血缘关系。愤怒与失望之下,董先生将方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返还钱款。最终,法院判令方女士返还69万元。 2015年,四川的董先生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打击——唯一的儿子因车祸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痛不欲生,他渴望能再有一个孩子延续血脉。可妻子年纪已大,怀孕存在风险,他最终动了“借腹生子”的念头。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比自己小21岁的方女士。两人很快就有了亲密关系,方女士怀孕后提出回老家养胎。没多久,她又以“胎位不正,想不要孩子”为由,要求补偿。董先生担心胎儿保不住,立即转账2万元,希望能留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 2016年,两人再次见面又发生了关系,方女士再度怀孕。2017年4月,她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董先生欣喜若狂,把孩子视为人生的新希望。可从那一刻起,钱款就如流水般不断从他手里流出。 孩子出生后,方女士频频以“孩子需要”为由索要钱财。2017年10月,她说要买房装修,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董先生毫不犹豫,直接转账69万元。此后几年,方女士更是把“孩子”当成要钱的筹码: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甚至还以“要虐待孩子”相威胁。 从2015年至2019年,董先生前后支付了97.9万元。他觉得自己已经为孩子和方女士付出得足够多了,可对方却毫无体谅,反而愈加得寸进尺。随着争吵越来越多,董先生心里也生出了疑问:这个孩子,真的是自己的么? 朋友提醒他:“你们之间本就是借腹生子,没有感情基础,她可能只是为了钱。”这句话让董先生心头一震,他决定去做亲子鉴定。2019年4月4日,鉴定结果出炉——孩子与他没有血缘关系。 这个结果无异于当头棒喝。董先生一度抱有幻想,如今彻底破灭。愤怒和失望之下,他把方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全部97.9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这起事件本质上是“借腹生子”。然而根据《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借腹生子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合法途径,属于无效约定,不受法律保护。 既然约定无效,董先生是否就能全额追回?答案是否定的。法院进一步分析了款项性质,认为需要区分对待。 一方面,方女士在明知孩子并非董先生亲生的情况下,仍以“抚养孩子”为名大肆索要钱财,共计69万元。这部分钱属于不当得利,根据《民法典》第980条,应当返还。 另一方面,董先生在明知借腹生子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参与,并为此支付了部分费用。这部分支出源于双方的违法约定,董先生自身也有过错,法院不予支持返还。 最终判决:方女士返还董先生69万元,剩余部分由董先生自行承担。 为什么不是全额返还?因为法院必须在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伦理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要制裁方女士的欺骗和威胁,避免让不当得利合法化;另一方面,也要提醒董先生,任何试图用违法方式满足个人需求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后果。 此案引发公众热议。有人同情董先生,认为他失子后陷入极度悲痛,本意只是想延续血脉,不该被如此欺骗;也有人指出,法律面前没有侥幸,他选择了违法途径,自然要付出代价;更多人感叹,血缘无法买卖,生命更不能用金钱来交易。 法律专家表示,本案具有典型意义。首先,它再次强调了公序良俗原则的重要性,任何触碰社会基本伦理的行为都不会得到法律保护。其次,它提醒人们在处理家庭与生育问题时必须走合法渠道,否则不仅得不到预期结果,还可能陷入金钱和法律的双重困境。 从董先生的经历也能看到,情感缺位的金钱关系极易演变为欺诈与对立。方女士以孩子为筹码不断索取,最终落得返还巨款的下场;而董先生在人财两空之后,才真正意识到“法律底线”不可突破。 这起案件最终以69万元的返还判决收尾,但留下的思考远不止于此。对于社会而言,它警示每一个人:血缘关系不是交易,借腹生子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对于个人而言,它提醒我们,面对重大打击时不能盲目行事,更不能在法律红线之外寻求安慰。

0 阅读:1303

评论列表

smart

smart

1
2025-09-21 02:03

什么法官?明明是用欺骗的手断非法侵占他人财物。

深度程磊

深度程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