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看,国民党下一届主席会是谁,从邀请洪秀柱参加阅兵,到这次邀请苑举正和周锡玮,来参加“重庆•台湾周”,我们早就已经用“官方邀请函”,替国民党,选出了谁才是我们,真正想对话的人! 2015年,洪秀柱作为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意外收到了参加北京阅兵的邀请,那时候,她因为提出“一中同表”的主张,在国民党内部遇到了不少阻力。 可大陆还是破格邀请了她,这可不是随便的决定,这是在告诉大家:在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候,大陆只和认同“一个中国”的人对话。 十年后的重庆,同样的逻辑再次上演,苑举正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可有百万粉丝,他总说自己是“在台湾长大的山东人”,家族的迁徙故事成了两岸青年交流的鲜活例子。 他在北京阅兵时感动得流泪,在重庆又呼吁台湾青年来大陆看看,这些举动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只有承认历史、认同血脉,才能成为两岸对话的“自己人”。 周锡玮的出现更有深意,他当台北县长的时候,日本舰艇撞击台湾渔船,他直接硬刚,民进党搞“带妆抗灾”的闹剧,他怒斥。 他在节目里直言“日本再嚣张就灭了它”“美国不敢跟中国打”,和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媚态完全不一样,他的出现说明,大陆邀请的人,不仅要有“统派”立场,更要有“政治骨气”和“民族担当”。 重庆街头人声鼎沸之际,台北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却陷入混乱:现任主席朱立伦支持的"接班人"卢秀燕已明确拒绝参选,而统派代表郑丽文与挺卢派的罗智强正激烈交锋,傅崐萁作为"黑马"的加入使局面更加复杂,但这场选举的最终结果早已超出党内派系的掌控范围。 郑丽文虽然一直高举“中国人”的旗帜,可她主要是媒体人出身,地方治理经验少,很难满足大陆对“政治执行力”的要求,罗智强在台中民意基础不错,但他竞选时对两岸立场模糊,和大陆要求的“政治清晰度”有差距。 傅崐萁在立法机构和民进党正面交锋,很有政治韧性,但他身上“地方派系”的色彩太浓,还得看看他能不能跳出蓝绿对立的框架。 真正的答案,藏在大陆的“沉默”里,苑举正在重庆说“两岸青年要通过科技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周锡玮强调“重庆是抗战精神的象征”,这些被邀请的人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不只是两岸政策的“传声筒”,更能把大陆的发展机遇变成台湾青年的实际好处,这种“说到做到”的能力,正是国民党现在最缺的。 大陆邀请台湾人士的标准有变,往昔侧重政治立场,如今更重实际能力,未来能与大陆对话者,既需坚守“一中”原则,亦要具备将原则化为具体政策项目且赢得民众支持之能力。 对国民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继续采取"亲美和中"的模糊策略,或者陷入"统独"两极争论的做法,都将难以获得两岸主流民意的认同,需要像苑举正提出的"用台湾青年的成功案例展现两岸融合的益处",或者像周锡玮主张的"以民族大义凝聚共识",这样才能成为大陆认可的有价值的对话对象。 此般转变之下,台湾政治人物不仅需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更要切实展现出解决问题之能,以积极作为推动两岸关系稳健发展,如此方为担当之举。 历史总是充满惊喜,2025年重庆的秋风,吹过长江,那些在台湾周上签下的32.85亿元经贸协议,说不定会孕育出下一个两岸都记得住的“洪秀柱时刻”,而这一切,可能就从一张精心设计的“官方邀请函”开始。
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看,国民党下一届主席会是谁,从邀请洪秀柱参加阅兵
物规硬核
2025-09-20 01:41: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