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本周开始领表登记,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决定与“战斗蓝”召集人赵少康协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18 15:44:17

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本周开始领表登记,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决定与“战斗蓝”召集人赵少康协调出一人参选。赵少康14日表示,近期已经在做民调,等民调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 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拉开帷幕之际,领表登记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前立委郑丽文以黑马姿态迅速聚拢支持,基层党员对其战斗风格青睐有加,而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与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的协调仍在紧锣密鼓进行。民调数字浮动,谁能跨过郑丽文这道门槛,锁定党内主导权?这场角逐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牵动国民党未来转型路径,一场无声的较量即将揭晓胜负。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启动源于党内对领导力的集体反思。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国民党虽在立法机构成为第一大党,却面临国会改革引发的抗议浪潮,以及随后爆发的全国性大罢免行动。这些事件暴露了党内协调机制的短板,基层党员对传统运作模式不满渐增。朱立伦作为现任主席,早早宣布不寻求连任,台中市长卢秀燕也明确表态不参与,这让选举少了顶层光环,却为中生代打开空间。党内中常委会议多次讨论选举办法,最终敲定10月18日投票日,领表期从9月15日至19日展开。整个过程反映出国民党在外部压力下的自我调整,旨在寻找更具对抗力的领袖,以应对民进党主导的政局。选举规则采用党员直选,单记相对多数制,这意味着基层声音将直接决定结果,避免了以往的层层把关。国民党党员总数约30万,投票率预计将高于上次,显示出党内对变革的期待。 潜在参选人阵容显示出国民党内部的多元张力。除了郑丽文和罗智强等战斗型人物,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凭借上次选举的6万高票,仍保有一定号召力。他上次意外成绩源于对党内旧习的反弹,这次虽未领跑,但支持者多为追求自主的党员。卓伯源作为前彰化县长,依托中部地方网络,强调务实治理路径。孙健萍以中常委身份参选,聚焦党内女性议题。李汉中和蔡志弘则代表专业背景,前者律师出身,后者前立委,两人低调布局,瞄准中立派系。傅崐萁虽未正式表态,但作为国民党团总召,其政治资源可能在关键时刻倾斜。这些人选覆盖了从地方到中央的不同层面,体现了国民党试图整合资源,避免分裂的努力。整体来看,这次选举不像以往那样依赖单一派系,而是更注重党员直选的公平性。 郑丽文的支持度在近期民调中位居前列,达到22.2%。她从民进党转入国民党后,积累了对绿营战术的深刻理解,这让她在党内脱颖而出。基层党员尤其欣赏她的跨党经验,认为这有助于国民党在对抗中更灵活。军系背景的支持进一步放大她的优势,那些传统力量在领表首日就公开喊话,强调郑丽文能推动蓝白合作。小草系的助阵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他们频频在社交平台发声,称只有郑丽文才能实现国民党转型。她的黑马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党内对温和路线的反弹所致。大罢免行动后,党员希望看到更强硬的回应,郑丽文正好契合这一需求。尽管起步不被看好,她如今已成为焦点,迫使其他候选人调整策略。 郝龙斌与赵少康的协调成为选举的最大变数。两人约定参考民调后推出一人参选,避免党内分裂。郝龙斌的优势在于地方派系和军系网络,他的前市长经历让他在稳健形象上得分,但民调显示其支持度仅20.5%,落后郑丽文。赵少康若出马,则可能跃居领先,民调预测其支持率将超过郑丽文。这源于他2024年搭档侯友宜的经历,那次行动激励了蓝营士气,让他空战型风格广受认可。14日赵少康公开表示,民调仅为参考,还需综合评估。郝龙斌则强调党内团结,避免两人同时参选抢票。这种协调机制虽常见,却凸显国民党决策的保守性,两人最终选择将直接影响选举格局。 民调结果揭示了国民党基层的真实脉动。一份党内流出数据表明,若郝龙斌参选,将形成郑丽文、郝龙斌、罗智强的三强格局,郑丽文微幅领先。但赵少康入局后,局面转为他与郑丽文的二雄争锋,赵少康的战斗蓝标签更吸引转型派。罗智强支持率约18%,虽与郑丽文属性相近,但其立委身份和台北布局让他更侧重地方接班。张亚中的支持虽稳定在15%左右,却难敌主流潮流。民调采对比式与互比式相结合,反映了党员对候选人的相对认可。这些数字不是静态的,随着领表推进,各方串联将进一步拉锯。国民党高层承认,民调虽有偏差,但仍是重要风向标,帮助协调资源。 党内动态显示出转型呼声的强度。大罢免潮后,国民党党员对宫廷文化的厌倦加深,他们希望中央能转向战斗模式。郑丽文和罗智强正好扮演这一角色,前者熟悉绿营战法,后者擅长媒体攻势。张亚中虽有反旧习基础,但这次支持者转向更务实的选项。傅崐萁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他党团总召位置能调动立委资源,或许在投票前发出信号。孙健萍和卓伯源的参选则注入多元元素,前者推动性别平衡,后者强化中部票仓。整体上,这次选举标志着国民党从防御到进攻的尝试,基层整合渐趋清晰,避免了以往的派系恶斗。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