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中美关税会谈结束了,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脸苦笑的对媒体表示: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条件,我只能拒绝,因为我无法损害美国的利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马德里这场中美关税谈判一结束,新闻现场就显得气氛微妙。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记者镜头前的神情,让人一眼能看出这趟欧洲之行不太顺利。 他面对记者没细说细节,只强调“中国代表团的要求太激进,根本无法答应”,但到底激进到什么程度,却只字未提。这反而引发了更多外界猜测,也让不少人对这场闭门会谈的内幕越发好奇。 其实,这次中国团队的底气和战略转变,让美国代表团有些措手不及。据圈内人士透露,中方不再满足于小幅让步,而是一次性提出了全方位“清零”关税和技术壁垒的要求。 不仅要撤销2018年以来的全部加征关税,还要求美国解除对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高端科技出口的限制。 中国还把稀土出口和美债购买挂钩——如果美国继续打压中国企业,稀土配额和军工供应链都会受到波及。对于依赖中国稀土的美国军工,尤其是F-35等先进装备产业,这无疑是“卡脖子”级的威胁。 这种“以资源为筹码”的博弈方式,其实并非首次出现在国际舞台。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曾让全球经济为之一震。而这一次,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让美国不得不重新权衡针对中国的态度。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骤降超过六成,直接导致美国军工巨头不得不调整生产线,甚至暂停部分核心项目。 美国嘴上说“不先加税”,但现实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已飙升至17%,远超贸易战前的水平,反噬效应逐渐显现。 从美国国内来看,高关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胜利。2025年8月,美国各大超市的库存比去年同期多出近四成,怎么办?只能涨价给消费者,导致通胀压力再度攀升到4%以上。 农产品也深受其害,伊利诺伊、爱荷华等地的大豆出口到中国大幅缩水,许多农场为大豆的销量发愁。贸易战打到最后,最受伤的其实是美国底层的普通人和农民。 中国的反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和精准。面对新能源、芯片等领域的限制,中国不仅没有被动挨打,反而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这样一来,美国的关税和技术封锁反而成了“纸老虎”。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走高,达到了历史新高。 能源、原材料和供应链的竞争也在升级。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提前布局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天然气、锂矿和稀土,牢牢把控了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 美国页岩油出口受欧盟碳关税影响大幅下滑,中国则用长期合同锁定了中东原油供应。而且未来中国主导的非洲锂矿项目一旦量产,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可能会被彻底改写。 其实美国说我们的态度太激进,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霸权世界太久了,我们想要平等的做生意,美国反而不适应了,所以才觉得我们激进。 不过,我相信美国必须要适应,因为以后随着我们的技术慢慢突破,到时候这种谈判会越来越多。 你们怎么看美国贝森特的这番话呢? 信源:美财长称中方提出“激进”要求,我外交部回应——观察者网
马德里中美关税会谈结束了,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脸苦笑的对媒体表示: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一
九鼎观世道
2025-09-18 15:17: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