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接盘美国大豆?美国没有收到中国大豆订单,可能失去高达130亿美元的中国大豆市场后,面对美国豆农们急得团团转,美国被曝准备将滞销的大豆转售给日本。 要说美国豆农的日子是怎么急转直下的,还得翻到 2025 年年初的账本。特朗普政府为了所谓的 "芬太尼问题",一口气对中国商品加征了好几轮关税,中国这边也不含糊,3 月就宣布对美国大豆加征 10% 关税,到了 4 月更是直接提到了 84%。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直接让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涨得离谱,每蒲式耳凭空多出来 2 美元成本,把原本的价格优势啃得一干二净。 中国买家们可不傻,市场上又不是只有美国大豆可选。海关数据清清楚楚地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均价是 439.1 美元 / 吨,而美国大豆要 459.8 美元 / 吨,每吨贵出 21 美元的差价,在大宗商品贸易里几乎是致命的。 于是乎,原本流向美国农场的订单,齐刷刷转向了南美。今年 1 - 7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暴跌 67%,市场份额从曾经的半壁江山跌到只剩 4.7%。巴西港口倒是忙得热火朝天,9 - 10 月单月就给中国运来了 620 万吨大豆,和阿根廷一起占了中国进口总量的 83%。 这一跌可不得了,直接跌掉了 130 亿美元的市场 —— 这相当于美国豆农们一年近六成的出口收入。堪萨斯州的仓库里,700 多万吨大豆堆得像小山,有些农民不得不低于成本价抛售,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 更要命的是,燃油、化肥、贷款利息还在一个劲地涨,把农场主们夹在中间进退两难。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急得在电视上警告:"形势已经极其严峻,我们十五年辛苦建立的市场,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喊着让中国 "买四倍的大豆",这种隔空喊话在冰冷的市场数据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眼看中国市场回不来,美国只好把目光转向盟友,而日本成了被寄予厚望的 "接盘侠"。今年夏天,内布拉斯加州州长皮林带着一大帮农业官员急匆匆访日,与其说是友好访问,不如说是上门求援。他在东京四处游说,核心就一个意思:希望日本多买点美国大豆,实在吃不完,用来做生物燃料也行啊。 这算盘打得倒是精明,毕竟美日今年 7 月刚签了个农业协定,日本承诺要增加 80 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进口,里面就包括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一个劲地给日本吹风,让他们扩大生物乙醇使用 —— 要知道日本现在的生物乙醇主要从美国和巴西进口,而美国正盯着玉米基乙醇的出口呢。 可日本这边心里的小九九也不少。农业大臣小泉进次郎转头就否认了美方 "放开市场" 的说法,强调进口多少 "要由日本判断",既没说数量也没定金额。 这也难怪,日本的大豆需求早就有固定渠道,国内豆腐、酱油这些民生需求主要靠传统供应,突然要吞下美国滞销的大豆,可不是嘴一张就能解决的事。更重要的是生物燃料这东西在日本还没成气候,真要为了帮美国消化大豆而改弦更张,国内能源企业和农户的反弹就得先应付一阵子。 东京的官员们现在是左右为难:不接吧,怕得罪美国这个大哥,毕竟美日安保条约还捏在人家手里;接吧,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美国大豆比巴西的贵,用它来做生物燃料成本更高,最后还得纳税人买单。 美国把宝压在日本身上,可这如意算盘未必能打响。表面上看,美日是铁杆盟友,日本帮着消化点大豆天经地义,但真要动起真金白银,谁都不会含糊。 日本早就把话放出去了,增加进口可以,但得 "以稳定且合理价格供应" 为前提。现在美国大豆因为关税成本高企,价格根本没优势,就算日本想帮忙,国内企业也未必肯买账。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颗定时炸弹,不仅炸飞了中国订单,也让盟友们心里发怵。日本很清楚,今天让接大豆,明天说不定就会被要求接其他滞销农产品。 美日谈判里,美国已经逼着日本买了 100 架波音飞机,追加了数十亿美元的防卫装备,现在又来推销大豆,这种 "捆绑销售" 谁受得了?有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内部已经在讨论,要不要联合欧盟一起给美国施压,让他们赶紧解决对华关税问题,别总想着把麻烦转嫁给盟友。 这场大豆风波说到底,就是美国单边贸易政策闹出来的乌龙。想当年美国大豆占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靠的是价格和供应链优势,现在却想用关税把对手挡在门外,结果把自己挡在了市场外面。 逼着盟友接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日本就算勉强答应,也消化不了多少库存。看着仓库里越堆越高的大豆,美国豆农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是关税政策不改,再怎么找接盘侠都没用。 如今的国际市场早就不是谁能说了算的时代,搞贸易霸凌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最终只会失去人心和市场。美国要是真想解决大豆危机,与其逼着盟友买单,不如好好反省自己的政策。
“中国太坏了!凭什么不买我们的大豆!”这句话是出自彭博电视9月10日采访美国伊利
【2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