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军攻打硫磺岛的经验,中国武统时,要特别警惕:台军很可能已经挖空台湾山脉,利用山脉掩护进行轰炸,用山中的暗堡阻止我人民解放军抢滩登陆,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台湾中央山脉可不是硫磺岛能比的。它长达320公里,宽80多公里,占台湾岛三分之二面积,比硫磺岛大上千倍。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整个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这种石头坚硬程度和硫磺岛的火山岩不相上下。浙江温岭石塘镇的花岗岩房子连17级超强台风都吹不倒,由此可知台湾山脉的天然防御优势有多可怕。 硫磺岛日军能用火山灰混合海水造出2米厚的混凝土工事,台湾的花岗岩更适合挖坚固工事。日军在硫磺岛有1000多条10米深的屯兵坑、数公里长的战斗坑道,而中央山脉的空间足够台军修更复杂的地下网络。 美军在硫磺岛投下24000吨炮弹和炸弹,平均每平方公里1200吨火力,却只摧毁17个目标,大部分日军在地下安然无恙。想想中央山脉的规模,若台军真把这里挖空,火力准备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卫星图像已曝光新竹乐山雷达站有防御阵地和机动导弹阵地,高雄寿山还有日军留下的21座机场、火炮阵地和坑道据点,现在台军还在上面部署了127毫米岸防炮和防空导弹。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央山脉茂密森林下可能藏着更多秘密。就像硫磺岛表面光秃秃,底下藏着成千上万日军,台湾山区表面绿油油,底下或许早被挖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 台军这些年的防御策略变了,以前把兵力堆在滩头,现在改成“纵深防御、持久作战”,说白了就是往山里撤,学硫磺岛日军的套路。 2023年台军防务报告书里写着“弥补土地防卫纵深不足”,要“善用守备区地形、地物、地貌”,搭配“机动、小型、人携式及智能武器”,形成“重层纵深反击能力”。台前“立委”郭正亮看得明白,这就是要让台湾人用血肉当长城,把“毒刺”导弹弄到派出所,搞“全民皆兵”。 栗林忠道当年就反对“歼敌于水际滩头”,觉得在滩头挡不住美军舰炮,主张让美军登陆后再在纵深里打。台军现在学的就是这个思路,不在海边硬碰硬,把兵力藏在山里。 硫磺岛日军在折钵山建了6公里长的蜂窝式坑道,能独立坚守,还能快速调动兵力。中央山脉比折钵山大太多,台军若在里面修类似坑道,解放军登陆后推进就会困难重重。 台军不光调整策略,还在实际行动。新竹乐山的长程预警雷达基地有巨大兵舍和5处机动导弹车阵地,低空防御系统已进驻。寿山雷达站能监控海峡中线,还部署了岸防炮封锁航道。 这些只是已知的,中央山脉里可能有更多未曝光的工事。硫磺岛战役美军虽赢了,但代价太大,台军现在学日军那套,就是想让解放军付出惨痛代价。 硫磺岛的教训告诉我们,对山地防御工事侦察有多难。美军战前狂轰滥炸,可日军工事伪装太好,实际破坏程度仅22%。中央山脉有茂密森林,比硫磺岛的火山灰地貌更难侦察。卫星能拍到乐山雷达站,但藏在森林里的坑道入口、弹药库根本看不见,就像硫磺岛表面看不出底下有多少日军。 台军还在搞“不对称战力”,买了不少小型、便携式武器。防务报告书里说要搞“无人机暨其防御系统”,这意味着中央山脉里可能藏着无人机发射点,配合暗堡里的火力,等解放军进入山区就伏击。硫磺岛日军用迫击炮和机枪从坑道里打美军,台军可能用更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杀伤力更大。 更麻烦的是,中央山脉地形复杂,320公里长的山脉有无数山谷、溪流,适合打游击。台军若把兵力分散藏在各个坑道里,到处袭扰,就会像硫磺岛那样,解放军要一个个清剿。 美军在硫磺岛平均每天推进几百米,中央山脉这么大,若打成持久战,国际势力可能干涉,这正是台军想看到的。 硫磺岛战役已过去80多年,但它揭示的山地防御规律没变。台军在中央山脉搞的“纵深防御”,本质就是复制硫磺岛战术,只不过规模更大、武器更先进。解放军要避免重蹈美军覆辙,就得提前想办法 要么用更精准的侦察手段找到所有地下工事,要么研发专门对付坑道的武器,要么制定更快的突击战术,不能让台军的“地下长城”成为阻碍统一的绊脚石。 台湾山脉的防御潜力比硫磺岛大得多,台军的准备也在一步步推进。这个问题绝不能忽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放军必须从硫磺岛战役吸取教训,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在未来的统一之战中减少伤亡,快速取胜,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没有制空权可是够呛[6]
【38评论】【2点赞】
天天打牙祭
无人机像蜜蜂一样冲上去 敌人还消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