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维权女子称赢这一次很难却很值#【国内首例!“车顶维权”女车主:前4年我一直

钱江晚报 2025-09-17 19:28:35

#车顶维权女子称赢这一次很难却很值#【国内首例!“车顶维权”女车主:前4年我一直在输,赢这一次很艰难却很值】#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后发声# “可以说我的维权这时才刚刚开始。”历经四年拉锯战后,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张亚周与特斯拉之间就数据权纠纷案件,迎来胜诉,法院判令特斯拉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9月17日,潮新闻记者联系采访到了张亚周,“案件的判决可以说是行业首例,法院认可了(智能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她直言,能拿到判决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数据的缺失,本质上就是产品的缺陷。”时隔四年,张亚周在采访时,仍坚持最初的观点。

据张亚周介绍,她于昨日收到一审判决书。原告是她本人,被告则包括北京特斯拉、上海特斯拉和郑州特斯拉三家法人实体。而这起案件约从2021年开始立案审理,如今一审判决终于落地。“根据法律规定,若特斯拉在十日内提出上诉,案件将进入二审程序。”

但这次胜诉的意义远超出个案范畴。张亚周透露,她加入了多个智能汽车维权车主群,每个群约有200多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所有人没有一个能拿到自己车辆的完整数据。”在一审胜诉的消息传来时,维权群里沸腾了,“大家都特别激动。”

张亚周说,这么多人里目前只有她的案子,获得法院认可,认为特斯拉之前向消费者提供的数据是不完整的,确认消费者有权获取完整行车数据的权利。“这次判决不管对消费者还是车企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张亚周所在的维权群里,车主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有的则是财产损失。但共同点是,所有维权都卡在车辆数据获取这一关键环节。

据张亚周提供的判决书显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张亚周要求特斯拉北京公司等向其提供涉案车辆涉案事故发生前三十分钟完整的行车数据是否合理,应否予以支持。

在判决书中,记者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具体到本案而言,涉案车辆系智能网联汽车,出现交通事故后,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汽车,在事故成因上仅需考虑车辆硬件的实时性能即可,智能网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对于事故成因分析愈发重要,行车数据对于消费者而言重要性和客观需求愈发凸显。”

法院进一步补充道,张亚周要求提供事故发生前三十分钟的行车数据,有助于辅助其全面分析涉案车辆该时间段内的整体情况,应当认定为消费者知情权范畴,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因此,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之规定,判决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张女士提供发生交通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

事实上,张亚周曾在事发后,舆情鼎盛时,收到过特斯拉提供的部分数据,“迫于舆论压力提供的数据并不完整。”其中,刹车踏板位移、电机扭矩等关键数据,都并未提供,张亚周无奈表示,“特斯拉会说目前的数据已经足够我们判断真相。”

虽然数据案取得了胜利,但张亚周的最终目标仍是产品质量问题。

“我们最开始立案也是立的产品质量案。”张亚周解释道,但在产品质量案件审理中,需要以完整数据作为鉴定依据。“我们拿不到数据,所以出于对数据的保障,我们更改了案由。”

张亚周向潮新闻记者透露,若对方上诉,他们会积极应诉;若判决生效,他们计划在拿到数据后,先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司法鉴定,然后再回到产品质量案本身。“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质量,数据和产品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张亚周还计划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申请,要求对特斯拉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我觉得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针对此前败诉的与特斯拉之间的名誉权纠纷案,张亚周腰背挺直地说,“我们会向上海高院申请再审,因为该案是在我们没有拿到完整数据的情况下,认定我们侵犯了特斯拉的名誉,而数据案的胜诉去申请再审,理由还是很充分的。”(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实习生 裴一凡)

0 阅读:4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