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17 18:00:35

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2019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泽连斯基一举拿下了73%的高票,直接就把前总统波罗申科拉下了马。   波罗申科的总统任期从2014年开始,正值乌克兰经历政治危机之后。他上任时承诺打击腐败、振兴经济,但五年下来,这些承诺大多成了空头支票。   最让民众愤怒的是2019年选举前曝光的军需供应腐败丑闻。乌克兰一家新闻调查网站的报道显示,多名波罗申科的亲信从境外走私或当地购买军用零配件,再以3倍以上的溢价转售给国有防务企业,涉案官员从中获利超过900万美元。   这种在国家安全领域中饱私囊的行为,在顿巴斯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更显刺眼。时任总理季莫申科随即以这一丑闻为由提出弹劾总统的动议,尽管弹劾未能成功,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再次遭受重创。   除了选举前的这桩丑闻,波罗申科卸任后还面临着多达15起刑事立案调查,其中包括两项叛国罪指控。一项与他签署的《明斯克协议》有关,另一项则涉及2016年与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的秘密录音。   录音显示,波罗申科在拜登的压力下解雇了正在调查亨特・拜登的总检察长绍金,还顺势提名自己女儿的教父卢岑科接任这一职位。这种将国家权力异化为私人工具的操作,让民众对政治精英的失望情绪不断累积。   乌克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选前,只有12%的民众信任议会,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仅为19%,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已经岌岌可危。   经济领域的表现同样让民众不满。波罗申科曾在2018年宣布乌克兰经济连续13个季度实现正增长,2018年增速达到3.4%,是七年来的最高水平。但这些宏观数据没能转化为民众的实际获得感。2015年乌克兰通胀率高达43.3%,2016年为12.4%,2017年仍维持在13.7%的高位。   尽管2019年通胀率降至4.1%,但长期高通胀早已掏空了普通家庭的积蓄。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价格每年以两位数增长,而工资水平却停滞不前,许多人不得不削减必要开支来应对生活成本的上涨。经济增长的红利似乎只流向了少数精英阶层,普通民众并未感受到实质性改善。 顿巴斯地区的持续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疲惫感。   2014年爆发的武装冲突让数千人失去生命,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波罗申科政府虽然宣称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却未能拿出有效的和平方案,战争状态的长期化消耗着国家的财政资源,也让民众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怀疑。   到2019年,越来越多的选民渴望找到能结束这场流血冲突的政治力量,哪怕对方是毫无执政经验的新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民众心中的期待空白。   泽连斯基在电视剧《人民公仆》中扮演的总统角色,面对寡头和腐败政客毫不留情,全力维护普通百姓的利益。这个角色在乌克兰几乎家喻户晓,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也潜移默化地将荧幕形象与演员本人联系起来。   当泽连斯基宣布参选时,许多民众立刻联想到剧中那个正直勇敢的“瓦夏”,希望他能把虚构故事里的改革带到现实中。   泽连斯基的竞选团队精准抓住了民众的心理。他们没有过多纠结于复杂的政策纲领,而是用简单直接的口号聚焦两大核心议题:打击腐败和结束战争。   在竞选集会中,泽连斯基反复强调“只有真正服务公众的人才能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这种与传统政客截然不同的表述方式,让厌倦了空洞承诺的选民眼前一亮。他还明确表示“首要任务是终结乌克兰东部的战争”,愿意为和平做出“艰难的决定”,这番表态击中了民众对和平的迫切渴望。   更重要的是,泽连斯基成功塑造了与波罗申科完全不同的政治形象。波罗申科作为巧克力大亨,代表着乌克兰的精英阶层,他的政治圈子充斥着寡头和权贵的影子。   而泽连斯基则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他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也没有与寡头集团的复杂联系。这种“政治素人”的身份在当时成了巨大优势,因为在民众眼中,这意味着他可能不会重蹈腐败的覆辙。民调显示,大选前只有23%的受访者信任总统职位,19%信任政府,泽连斯基的出现让许多人看到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希望。   选举结果揭晓后,泽连斯基在就职演说中说:“当我赢得大选时,6岁的儿子问我,‘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是总统了?’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总统,并不只有为我投票的73%的乌克兰人,而是乌克兰所有人。”   外界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乌克兰人会把国家命运交给一位喜剧演员,但对2019年的乌克兰选民来说,这个选择有着清晰的逻辑。他们不是在投票支持一个完美的领导人,

0 阅读:2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