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马德里结束第四轮贸易会谈的效应向全世界扩散,据报道,莫迪政府在中美会谈结束当天就宣布重启印美贸易谈判。 没想到中美在马德里结束的第四轮贸易会谈,最先按捺不住的竟是印度。就在中美会谈结束的当天,莫迪政府便迫不及待地宣布重启印美贸易谈判,这一举动,着实让国际社会吃了一惊。 回溯过往,美印关系近来波折不断。特朗普上台后,打破了美印之间原有的默契,在经济领域对印度提出诸多苛刻要求,特别是要求印度大幅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这无疑触碰到了莫迪政府的底线。 毕竟,印度近四成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群体是该国影响力最大的选民群体。一旦开放农业市场,让美国农产品大量涌入,印度脆弱的农业将遭受沉重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印度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坚决拒绝让步,特朗普政府则毫不手软,先是宣布对印度加征 25% 的关税,后又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额外再加征 25%,累计高达 50% 的关税,让印度诸多出口优势产业,如制药、IT 和纺织等,深受其害。 在这场美印经济博弈的过程中,印度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指责莫迪政府对美国 “过于软弱”,呼吁效仿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 莫迪政府也曾试图强硬反击,指责美方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还提高了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可面对强大的美国,这些反击似乎收效甚微,沦为了外界眼中的 “笑话”。 而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进程,一直备受全球瞩目。在马德里举行的第四轮中美经贸会谈,尽管开场时气氛剑拔弩张,美国在谈判前夕将 23 个中国实体列入 “实体清单”,中方迅速回应,对美发起两项调查。 但经过两天的艰苦谈判,双方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就 TikTok 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在这场中美贸易博弈中,中国始终坚定立场,在关键问题上绝不轻易妥协。例如在 TikTok 问题上,中方明确表示,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这种强硬态度,不仅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风范,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实力。 再看印度,长期以来,印度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试图寻求一种 “战略平衡”,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 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对美国市场存在较高的经济依赖,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外交腾挪空间。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这段时间里,印度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既不敢彻底得罪美国,又不想完全倒向美国而疏远中国。 如今,中美在马德里的谈判取得一定进展,这一消息让印度坐不住了。莫迪政府或许意识到,如果继续在印美贸易谈判上僵持,可能会在全球经济格局的新一轮调整中被边缘化。 重启印美贸易谈判,或许是印度试图重新找回在美印关系中的主动权,也可能是想在中美之间重新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但这一决策能否如莫迪政府所愿,为印度带来经济上的利好,还充满未知数。 毕竟,美国的贸易政策向来多变,印度在谈判桌上又能拿出多少让美国满意的筹码呢? 在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印度匆忙重启印美贸易谈判这一行为,究竟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之举?未来印美谈判又将走向何方?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美一达成共识,印度最先坐不住,一个“180度大转弯”让各方目瞪口呆中美在马
【22评论】【45点赞】